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公共服务 / 农牧服务 / 农牧服务信息

戈壁深处长出“洋庄稼”

来源: 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14-09-18 09:55    编辑: 马燕燕         

  秋日,放眼望去,一种叫作藜麦的庄稼覆盖了乌兰县希里沟镇的大部分地块,阳光照耀下,五彩斑斓,村民们乐呵呵地在地里忙前忙后,一派壮丽的景象呈现在眼前。这就是被誉为“超级谷物”的藜麦。

  不少来乌兰县的游客和村民看到像灰条菜一样的农作物既好奇又惊喜。藜麦原产于南美洲,植物分类属藜科,与菠菜、灰条菜同属藜科。藜麦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等特性。藜麦被国际营养学家们称为丢失的远古“营养黄金”“超级谷物”“未来食品”,还被素食爱好者奉为“素食之王”,备受欢迎。

  乌兰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朝斌手里拿着青海省高原生物研究所做的秸秆检测报告兴奋地说,藜麦不但自身营养价值很高,而且藜麦秸秆中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含量超出了任何一种饲草料,是禽畜理想的饲草料之一。

  种植藜麦不仅是高海拔土地贫瘠、盐碱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途径,而且独特新颖的植物也为原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增添了一道风景。黄朝斌说,公司自去年试种黎麦成功以来,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开始规模化种植1200亩黎麦的同时,并筹备建设藜麦初级加工厂、仓储、晒场、办公楼及生活配套设施,计划从2015年开始逐步扩大种植面积,并引导当地农户种植藜麦,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企业与农户共同发展黎麦种植产业。力争到2016年,公司在乌兰县种植规模达到3万亩以上,实现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藜麦不仅营养价值丰富,还有较高的生态价值、饲用价值和生物农药功效。公司计划在两年内实现藜麦秸秆粉碎后加工成特殊的颗粒饲料用来牛羊育肥,将藜麦种植、藜麦加工、牛羊养殖等形成一条健康优化的产业链。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农牧局负责人表示,藜麦的种植成功不仅是经济作物,还是改善海西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牧民增收的一种农作物,海西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气候环境,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藜麦种植基地。近年来,海西地区乌兰县、德令哈市、格尔木等地区相继藜麦种植成功。州委、州政府将藜麦产业作为继枸杞和柴达木福牛之后的又一个重要扶持产业。

  夕阳下,在柴达木盆地内前景喜人、美丽妖娆的藜麦,将成为海西又一个经济增长点。(张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