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公共服务 / 农牧服务 / 农牧服务信息

土地有了“身份证” 农民吃上“定心丸”——走转改·感知地理国情报道之七

来源: 青海法制报    发布时间: 2014-09-03 17:54    编辑: 马燕燕         

  7月28日,走转改·感知地理国情采访团来到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重点了解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看看测绘人员是怎么为农村集体土地制作“身份证”的。

  黝黑的皮肤,专注的眼神,见到负责同仁县农村宅基地土地确权外业测绘工作的省第二测绘院的测绘员时,他们正在烈日下对同仁县年都乎乡郭麻日村开展宅基地土地确权的外业测绘。安静的村庄里,测绘工作人员们的身影忽隐忽现,手中的GPS、全站仪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

  在现场指导作业的省第二测绘院驻同仁办事处测区负责人应新业向记者介绍,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是国土部门近两年的重点工作,也是全国不动产登记的基础性工作。同仁县共约12000宗农村宅基地,自2013年7月至今,省第二测绘院驻同仁办事处已完成8000宗的外业测绘及5500宗的权属调查工作,预计今年9月底全部完成剩余外业工作。

  据介绍,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等土地权利的确权登记发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根据规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要覆盖到全部农村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包括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

  应新业告诉记者,省第二测绘院驻同仁办事处于2013年5月8日成立,主要承担地理国情普查、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土地整理、全县基础控制网的建设等工作。在此次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他们承担了全县2镇9乡72个行政村的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而由于此次是同仁县首次进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他们高度重视,克服作业所涉面积广、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等困难,走村入户,真正做到走到、看到、测到、查到。

  编制地籍图、宗地图、宗地草图……在省第二测绘院驻同仁办事处,农村宅基地土地确权内业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内业人员打开电脑桌面,向记者演示了正在制作的地籍图,地籍图上房屋、山丘、耕地,土地权属、界线、地类、面积等信息一清二楚。

  “土地有了‘身份证’,村民才有了‘定心丸’”。应新业说,在国土部门大力宣传和支持以及当地居民的积极配合下,目前他们开展的这项工作进展顺利,群众对他们的测绘成果也很满意。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将有效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城乡统筹。(于瑞荣 李珍 文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