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公共服务 / 农牧服务 / 农牧服务信息

“乡趣”,让农乡旧貌换新颜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4-02-12 08:58    编辑: 马燕燕         

  虽是寒风料峭、树叶枯黄的冬季,走进省城西宁城北区西部的陶北村乡趣农耕文化生态观光休闲园,眼前还是为之一亮——一座座五六十年代古朴又时尚的民宅,难得一见的50年代马车、古老农具和“东方红”28型拖拉机,增添了不少怀旧的气息;座座温室大棚,各种新鲜蔬菜青翠欲滴,还有让人咽口水的香甜草莓……这个将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与乡村旅游结合在一起的村庄,因其距城市近又交通方便、以及花费较低等因素,为不少想缓解工作压力、丰富假日生活的市民提供了便利,也成了许多携带老人和小孩游客的首选之地。在享受到了淳朴舒心的田园风光的同时,也能享受自己采摘的快乐。

  家住小桥的市民刘先生已是近段时间内第三次来这里了,吃饭、采摘、休闲之余最重要的是体验乡村特色。“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环境变化越来越大,很多我们小时候的东西没有了,来这里更多的也是为了追寻儿时那份回忆,再者就是放松一下。”刘先生说。他还告记者,这里的饭菜香甜可口,观光园里腌制的酸菜可谓一流。他自己采摘的无公害蔬菜,如小油菜、萝卜、西红柿等,好吃不说还比市场价格便宜。

  近年来,城北区开始学习实施都市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共同发展,在大堡子镇陶北村建立了以凸显河湟农耕文化、传承延续地方民俗、展现地域乡村生活、集农业科技示范、果蔬观光采摘、回味红色岁月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经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性园区——乡趣农耕文化生态园。其特色浓郁的乡土文化、新颖别致的农家小院、无污染的绿色果蔬采摘观光、丰富的乡村文化活动给闲暇之余前去放松身心的市民游客以舒适享受。

  陶北村乡趣农耕文化生态观光休闲园园区经理陈建斌告诉记者,这个兼具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改变了往日传统单一的农业经营思想,实现了休闲观光与农耕文化、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极具地方特色。园区经过3年来的规划和建设,已完成基础与配套设施建设,累计投资达6000余万元、建成120栋日光节能温室、2000平米农耕文化展示钢架大棚、20座不同时期的青海民居拆旧复原庭院、8座户外茅草棚、3栋独立乡村别墅(乡村田野观光塔)、400平米乡村大舞台演艺厅、1000平米民俗文化展馆、4000平米河湟乡土文化大院及60间客房的乡趣度假宾馆。同时,分区域建设了认种认养区、种植区、科技成果展示区、农民演艺培训区、水上游乐、冬季滑雪场等15个功能区,开展果蔬种植、观光、采摘,开展以现代设施农业生产为主线、农耕文化搭台、旅游休闲唱戏、科技成果转化等富有特色的河湟乡趣活动。2011年3月“西宁乡趣农耕文化生态园”被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是国家3A级旅游度假景区。

  陶北村乡趣农耕文化生态园,通过园区农旅结合,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了30余万人次,接待青少年培训2万多人次,各类参观学习4万余人,农业科技培训和示范带动600余户,带动周边农家乐50余家,吸纳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300多人,有效带动农户向第三产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收、农民增收的目的。(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