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便民问答

西宁离公交都市到底有多远

来源: 西宁晚报    发布时间: 2014-01-05 10:26    编辑: 马秀         

 

 

 

 

  当我们乘坐公交车,速度比开私家车还要快;当我们乘坐公交车,感觉和坐飞机一样整洁舒适;当我们乘坐公交车,因为有专用车道而躲过堵车……这一切都是公交都市所能带给我们的便利和快捷,公交都市为我们勾画了这样一个城市梦想。在此次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认真开展国家“公交都市”试点,为市民提供更加顺畅的交通出行。这意味着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我市将实施智能公交、绿色公交、城乡公交等十大工程,让公交成为市民出行的最佳首选。那么我们距离这样的城市梦想还有多大的距离?

  公交都市到底是啥样

  关键词:打造乘坐公交不塞车的城市

  据了解,创建“公交都市”后,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将达到63%;公共汽车线路网比率达80%以上,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达5.0公里/平方公里以上;常规公共交通正点率达90%以上;快速公交车辆正点率达95%以上;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例达100%,配建CNG加气站4座;公共汽车平均车龄控制在6年;公交停车场、公交停靠站、候车亭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继续增开城乡公交线路填补区域空白,城乡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比率达到100%;公共交通一卡通使用率达85%以上,实现跨省市互联互通;通过电子站牌、手机、网站等,实现来车信息实时预报覆盖率达100%。

  西宁离公交都市还有多远

  关键词:数据显示差距

  据市交通局提供的最新指标表明,目前我市现行城区面积内公共交通站点500米的站点覆盖率为77.0%;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为100%;公共交通乘车一卡通使用率为71.6%,这些指标与国家“公交都市”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而其他剩余指标则需要用5年的时间不断细化和完善,由此可见全市打造公交都市将是任重而道远的。

  是什么阻碍公交都市来临

  问题一:

  由于历史发展、城区地域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原因,西宁公交存在着公交基础设施薄弱、经营管理手段滞后、线网重复系数过高、运距过长等问题,其中在公交车专用道设置方面,由于公交专用道设置和公交优先通行交叉路口设置相辅相成,所以前者存在的不足影响到了后者的设置。

  问题二:

  据统计,2013年市交警支队车管所共办理新注册登记车辆49642辆,这比2012年全市新增车辆多出1万多辆,私家车急剧增加,让许多市民放弃了乘坐公交车的想法。

  问题三:

  站牌设置不规范,公交车随意冒进信号、报站器不报站、并排停车、占道、甩站、不进港湾或不规范进出公交港湾、车辆内卫生差等问题层出不穷。

  问题四:

  在公交车服务质量方面,市民们有许多的看法,其中包括清扫、礼仪、服务等多个方面,市民希望买票上车得到足够重视,有时候希望公交司机能有贴心的服务态度和认真负责的服务理念。

  何时能跨入

  公交都市行列

  关键词:5年打造城市新名片

  我市“公交都市”创建期为2013年-2017年,创建期末将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

  目前,我市有公共交通企业3家,城市公交线路73条,公交车辆1846台,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16.2标台,绿色公交车辆比率100%,2012年全年客运量约为3.89亿人次,公交停车场22个,中途停靠站877个,CNG加气站5个,这些都为公交都市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同时,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公共交通线网结构,进行线路调整并开通新线路,方便乘客快速流转,扩大公共交通覆盖率,满足群众出行需求。

  西宁将如何打造公交都市

  关键词:十大工程构筑公交都市梦想

  为了实现“公交都市”创建目标,我市将开展十大工程建设,打造布局合理、衔接顺畅、服务优质、运行高效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争取在创建期末达到并超越创建指标。

  基础设施工程:重点建设西川、北川、南川等综合客运枢纽,构建多元化、立体式的综合换乘枢纽体系。同时根据公交发展需求,建设公交首末站、综合停保场,新建道路全部配套建设港湾式停靠站。

  公交线网工程:建设两条快速公交(BRT)线路,形成主城区十字形快速公交走廊,积极推进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优化调整常规公交线网布局,大幅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公交优先工程:在五四大街、八一路、宁张公路、柴达木路、夏都大街等道路建设公交专用道6条,建设88千米的公交专用道路基础网络,配套设置公交信号优先交叉口40个,建设集公交专用道和优先信号为一体的公交优先系统。

  智能公交工程:建立统一、规范的城市交通行业数据中心,建成运行监测、运营调度、运行分析与决策支持、考核评价、信息服务等应用系统。

  城乡公交工程:重点完善长途汽车站、城南、城北、城西四个城乡客运枢纽。完善现有城乡管理模式,整合城乡客运管理资源,合理构建三级辐射型城乡客运网络,实现城乡客运资源共享、布局合理、畅通快捷、安全有序的城乡公交运行网络。

  绿色公交工程:所有新增公共交通车辆,一律采用清洁能源车辆,鼓励农村客运线路使用经济实用型客车,继续购置更新清洁能源公交车辆,同时配套建设CNG加气站。

  旅游公交工程:增开旅游公交线路,配置绿色环保公交车辆,加强机场、火车站、客运站与旅游景区的快速衔接,形成完善的旅游公交网络,实现旅游景点公交全覆盖。

  人才培养工程:采用多种方式拓宽公交驾驶员培养渠道,稳步提高驾驶员福利待遇,加强对公交司乘人员的人文关怀和职业技能、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加强公交驾驶员队伍建设。创新公交人才引进、培训和管理机制,切实提升公交企业人才素质。

  安全保障工程:加强安全整治力度、开展安全宣教活动,有效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加大公交智能化设备投入、完备公交车辆安全设施、优化公交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公交运行监测和突发事件安全预警水平。

  服务提升工程:优化公交车辆设施配置、增加公交无障碍设施、完善公交服务系统、改善车容车貌、加强人性化服务。加强公交企业内部管理和职工教育,进一步发挥“精品线路”、“星级服务”的典型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