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便民问答

艾滋病防治知识问答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3-12-01 09:06    编辑: 王易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即体内已有艾滋病病毒的人)在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没有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前,被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又可简称为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看上去与常人无异,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艾滋病病毒严重破坏,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或肿瘤时,称为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都具有传染性。目前还没有根治艾滋病的药物,也无有效的疫苗,但已有较好的治疗办法,能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艾滋病病毒会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存活时间很短。60℃3小时或80℃30分钟,就可灭活艾滋病病毒。常用消毒剂都可以杀灭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同进餐以及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具、钱币等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和打喷嚏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的窗口期、潜伏期及临床表现

  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血液,到人体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抗体,并能用现有常规检测方法检查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之前的这段时期,称为窗口期。窗口期通常为2周至3个月,少数人可达半年或更长时间。处于窗口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用常规方法在其血液中查不出病毒抗体,但具有传染性。因此,怀疑感染艾滋病病毒而初筛检查阴性者,应在3个月后复查或进行艾滋病病毒核酸检测。

  从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包括窗口期)这段时间称为艾滋病的潜伏期。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但具有传染性。一部分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最初会出现一些感冒样症状,一般持续2-3周,可自行缓解。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7-10年,其中有部分感染者发展迅速,潜伏期可缩短2-3年;还有部分感染者发展缓慢,潜伏期可延长到12年以上。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并经过若干年的潜伏期后,被感染者会出现一些临床症状。最早可出现一些带状疱疹和口腔真菌感染,表明开始进入艾滋病的发病期。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表现,如持续的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腹泻、体重进行性下降、反复发生肺部感染、消化道症状、反复发生皮疹,甚至到晚期出现神志的改变、肢体的活动障碍、视力下降等各个系统的表现。

  艾滋病的预防

  安全性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的有效措施,得了性病或怀疑有性病应尽早到指定医疗机构或正规医院检查、治疗;远离毒品,抵制毒品;不接受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合格的血液、血制品和器官;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安全注射措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要避免怀孕,一旦怀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考虑是否终止妊娠,选择继续妊娠者应采取抗病毒药物干预以及剖宫产分娩等措施;产后要避免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