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便民问答

作业太多睡眠不足 家长:这是培养孩子还是摧残孩子

来源: 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13-09-15 10:02    编辑: 马秀         

  “孩子作业太多,每天都要写到凌晨,这可怎么办?”9月10日,西宁市民王女士向记者这样抱怨。王女士说,才开学没多久,孩子就已经有了厌学倾向,这让她非常担心。

  家长:这样下去孩子吃不消

  王女士的孩子叫小雨(化名),今年13岁,在省城某中学上初二,成绩在班上属于中上等。王女士说,开学到现在,小雨每天早上6时20分起床,7时10分到学校。18时30分放学,吃完晚饭就开始写作业,几乎每晚都要写到零点以后,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

  “这样下去孩子身体能吃得消吗?”10日凌晨,看着实在困得不行的小雨,王女士很心疼,她收起小雨的作业本,催促他赶紧睡觉。早晨5时,王女士叫醒睡梦中的小雨,继续赶作业,王女士直感慨,这样的教育方式到底是在培养孩子,还是在摧残孩子?

  学生:天天盼周末盼放假

  到底是多大的作业量,让家长和孩子都苦不堪言呢?小雨告诉记者,除了语文、数学、英语和物理等课本上的作业外,还有一大堆练习册和其他作业要做,而数学和物理需要思考和运算,做起来很费时间。

  “才开学我就天天盼周末、盼放假了。”说起作业,小雨一脸沮丧,他说,不是他不想学习,而是太多作业让他觉得很疲惫,再加上睡眠不足,上课很难集中精神。而这样的情况不仅出现在小雨一个人身上,班上很多同学也是如此。

  老师:家长改变观念不容易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老师很矛盾。一方面,作业少了,又怕学生不够自觉,学得不够扎实,有的家长甚至会认为老师不负责,学校抓得不够紧;而作业多了,学生累,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家长也会有怨言。

  一位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校长说,学生应该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能抹杀孩子的天性,因此,家长和老师都不该以作业多少来衡量学生的学习。可是,尽管很多人都明白这一点,但观念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教育部门:一旦违规立即叫停

  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自2009年起,西宁市教育局制定了相关政策,严格控制中小学生作息时间及作业量,要求各学校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总量。其中,小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个小时,初中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8个小时;小学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时;放学时间不得晚于17时,初中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时,放学时间不得晚于17时30分;此外,中午要保证学生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保证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西宁市教育局表示,到目前为止,这项规定仍然有效,一旦被认定为违规行为,必须立即叫停。(彭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