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便民问答

市民三问天津路

来源: 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 2013-08-19 09:44    编辑: 马秀         

  省城北区天津路自修好后,附近一带的市民拍手叫好。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天津路十字路口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事故频发,没有公交站牌,路中间的绿化带被反复挖开等一系列影响人和车辆通行的问题也日渐凸显,这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然而,更令周边市民不解的是,这些问题存在的时间并不算短,为什么没有人来管管,居民想知道,这些问题什么时候才能解决。

  公交站点何时有站牌?

  7月31日上午,从甘肃省天水市来西宁看望亲戚的王永峰经过省城天津路时,发现好几个站点都没有公交站牌,也没有任何提示。此路段到底有几条公交线路,公交车在哪里停靠,让他直犯迷糊。

  不仅外地人犯迷糊,就连本地居民也常常摸不着头脑。

  正在等车的李先生说:“我家就住在山川小区,公交站点没有站牌对我们本地人来说也不方便,更别说从外地来的人。”由于没有公交站牌,途经此地的公交车停靠位置不统一,有的靠前,有的靠后,许多等车的市民由于摸不准公交车的停靠位置,有时候不得不跟着公交车跑上一小段路。

  另一位等车的市民范女士说:“我搬到山川家属院有好一阵子了,自打搬来就没看见过公交站牌,刚开始不知道在哪里坐车,只好边走边看公交车经过时会在哪里停,后来才记住了停车位置。不过对不熟悉公交线路的人来说,可真是件麻烦事儿。”

  “城里的公交站点修了又修,而我们城乡接合部连站牌都没有,更别提别的了。”市民马先生认为,即便是城乡接合部的居民也应该享有同样的待遇,至少基本设施应该完善起来。

  尘土飞扬何时休?

  对上班族小孙来说,每天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在天津路等公交车了。小孙上班要在天津路乘坐19路或者10路公交车,每天在车站等车时,车还没到小孙却要先吸几口尘土,这让她很郁闷。

  小孙说,从今年开始,天津路就不停地施工,刚开始是修路中间的绿化带,绿化带修好后没多久,又被挖开了,不知道是哪个部门,在绿化带中间放置了好多黑色的管道。天气变暖后,管道不见了,但是,天津路中间被挖开,到现在还在施工。挖开的绿化带周边都是土堆,每当车辆经过时,漫天尘土就会扑面而来,令行人和等车的人抓狂。

  附近开餐馆的徐老板说,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两三个月了,生意很受影响。“饭馆的桌子就算每隔10分钟擦一次也没用,不一会又满是灰尘了!”徐老板指着面前一张刚擦拭过的桌子抱怨道。

  负责清扫这段路的环卫工人马大姐更是叫苦不迭:“我刚从西边扫过来,口罩外层就吸了好多土。车辆路过时,尘土飞扬,连眼睛都睁不开。”

  马大姐介绍,前几天遇上下雨,情况更糟,路面变得泥泞不堪,打扫起来更加困难。

  交通信号灯几时有?

  “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马路又宽、车速又快,经常发生交通事故……”近日,家住省城北区山川家属院的张先生致电本报96369新闻热线说,朝阳西路与天津路交叉的十字路口一直没有安装红绿灯,道路又比较宽,经过此处的车辆速度都比较快,使得这里经常发生车祸,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8月7日,记者在天津路十字路口看到,天津路的路面宽阔,路由西往东方向是下坡,车辆行驶速度都很快。由于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车辆行驶非常混乱,记者在现场看到,几辆大货车在十字路口中间会车时,车速才减了下来,发出刺耳的刹车声。虽然路口有清晰的斑马线,但因为没有红绿灯,行人过马路不得不在车流间穿梭,看着都让人捏把汗。

  据了解,以前天津路十字路口人流和车流都比较少,随着朝阳国际建材市场的建成,山川一带人车日趋增多,交通压力逐渐增大,交通事故频发。“有时候,我一个星期能看见两起车祸,看着就让人害怕。过马路心惊肉跳、每天还要被迫‘吃土’,我觉得生活在这一带很没有安全感。”附近蔬菜店的老板如是说。(吴亚春)

  从天峻桥到天津桥少了青海味道

  “天津桥?天津路?什么时候西宁有了这么个地名?”“天峻桥何时变成天津桥了?”78岁的苗先生说起此事,有些激动。天津路东起朝阳东路,西至海湖大道,天津桥则是这条路上横跨北川河的一座桥,作为一名老西宁人,苗先生接受不了这样的命名。

  “我们有互助土族自治县,所以有了互助路;有门源回族自治县,所以有了门源路;天津路是怎么回事?”苗先生认为,以这个思路,被大家称呼的天峻路源于天峻县,合情合理,而有了天津路,是否意味着就会有北京路、南京路等。“一座城市的路名就得有地方特色,这么一改,少了青海味道。”为此,苗先生专门给交通部门写了封信,得到的回复是让他去咨询民政部门。从此,这个名字成了苗先生心头的一根刺。

  地图:天津路、天峻桥

  路标:天津路/天峻路、天津桥

  打开电脑,输入“天津路”三个字,在百度地图上能明确找到这条路,输入“天峻路”三个字,则无任何显示,再输入“天峻桥”三个字,在天津路上便能找到这座桥。翻开由青海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编制的,2012年2月印刷的《西宁市区交通图》,东起朝阳东路,西至海湖大道为天津路,天津路上横跨北川河的一座桥为天峻桥。

  8月14日,记者踏上天津路,却发现现场标志与地图上不一致。地图上的“天峻桥”在现场为“天津桥”,不仅如此,天津路的海湖大道口,路标显示为“天津路”,而朝阳东路口,路标则为“天峻路”。

  市民:不知天津桥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天津路上,记者询问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老人回答:“天津桥?没听说过。”老人是地地道道的西宁人,他说他只知道天峻桥,他一直称呼天津路为天峻路。

  尽管路标上写着“天津桥”,但途经此处的101路、10路、13路等公交站牌上仍标注为“天峻桥”,公交车司机均表示,他们不知道天峻桥已改为天津桥,报站器仍提示的是“天峻桥”。

  “这个地名已经改了好几年了,但我们还是习惯叫‘天峻桥’。”在天津路上走了两圈后,终于遇到了一名略知此事的商户,但他并未改口称“天峻桥”为“天津桥”。

  地方志:无天峻桥、天津桥

  随后,记者走进了青海省地方志研究会,在1993年出版的《西宁市志·第三卷地名志》中,并未找到天津路、天津桥或天峻路、天峻桥,而位于北川河上的桥梁只有朝阳桥和门源路桥两座,分别建于1960年和1975年。

  “《西宁市志》二十年更新一次,这上面找不到,那应该是1993年之后修建的。”研究会秘书长李泰年说,在他的建议下,记者来到了西宁市民政局。

  民政局:2005年正式命名天津桥

  据西宁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王处长介绍,2005年5月1日,《西宁市民政局一号公告》发布,正式命名了16条道路名称,其中就包括天津路。2005年之前,这条路的项目名称为天峻路,项目完工后,由西宁市政府批准,正式命名为天津路,考虑到路桥名称一致的原则,由此诞生了天津桥。

  那么,为何要命名为天津路、天津桥呢?原来,为了打造国际化大都市,西宁市想像省外城市一样,将大城市名称融入到本地路名中,天津路就是一次尝试。然而,这次尝试并不成功,自命名后遭到不少市民反对。如此命名,妥吗

  在苗先生看来,天津路虽然显得有包容性,但少了青海味道。

  什么是青海味道?“地名记录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李泰年认为,一个小小的地名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或纪念一段历史事件,或纪念一位历史人物,或反映某种文化内涵,或反映某种地方风俗,乱改地名不亚于对历史的破坏和遗忘。“一个特色地名能让人联想到一座城市,它有着深刻的地方烙印。”李泰年说。

  可是,如此命名,妥吗?苗先生和李泰年一致认为,政府给道路命名应该听取市民的意见,顾及市民的感受,毕竟,城市属于每一位生活在这里的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