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民生服务 / 便民问答

西宁市教育局负责人解答中考中招相关政策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3-06-01 09:50    编辑: 马秀         

  一年一度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随之到来,为了让广大市民更加清楚地了解中考中招的相关政策,本报记者就广大市民关注的问题采访西宁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

  问: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有哪些形式?怎样理解“推优生计划”、“均衡生计划”、“择校生计划”、“特长生计划”的涵义?

  答:今年普通高中招生实施推优生、均衡生、特长生、统招生、择校生、国际班招生等多种招生形式。“推优生计划”是指为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点中学招生计划指标的2%作为推优生名额,招收市区内各初中应届毕业生中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各推荐学校依据下达的名额,对具有连续三年本校学籍并且长期品学兼优,在初中阶段被评为省、市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班、团干部的考生,经过本人申请,学生、教师民主推荐,在校内公示无异议,经招生学校考核合格后,直接升入重点中学,未被录取的学生仍可继续参加中考。“均衡生计划”是指为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发展,发挥招生政策对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导向作用,实行提取重点高中招生指标的一定比例定向分配给初中学校。今年提取重点高中招生指标的40%定向分配给初中学校,其中西宁一中、十一中安排30%的均衡生指标;西宁七中、虎台中学安排15%的均衡生指标。均衡招生遵循自愿、择优原则,在招生录取中根据中考成绩、综合素质评定等级、学生报考均衡的志愿以及考生是否具有连续三年毕业学校学籍情况,在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名额内,由高到低录取。被录取的均衡生升学成绩不得低于所报志愿学校录取线下50分。“特长生计划”是指为促进学校办学传统和特色发展的需要,各普通高中学校均可根据各自办学传统和特色发展在计划招生数3%以内招收特长生。招收特长生的学校须制定特长生招生方案及组织特长生专业测试,7月8日各招生学校组织特长生专业测试,7月12日各招生学校公示特长生专业合格考生名单,无异议后上报市中考办。录取时可在所填报志愿学校录取分数线下降20分内录取(考生重点第一志愿或普通第一志愿须和报考特长生学校相一致)。“择校生计划”是指根据教育部及省教育厅高中招收择校生要“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的“三限”政策要求,制定择校生招生计划,择校生招生按照公开、公平、自愿原则,依据中考成绩及择校志愿从高到低录取,原则上择校生录取不低于招生学校录取分数线下20分,被录取的择校生须按省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交纳择校费。“国际班招生”是指为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西宁教育国际化、多元化发展,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满足学生多元化接受教育的需求。具有办学资质的重点高中学校(湟川中学、湟川中学一分校、西宁四中、西宁五中、西宁十四中)自主招收国际班。

  问:今年有哪些加分照顾政策?

  答:为了强化加分录取政策的社会导向,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考生,享受招生录取照顾政策,可在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总成绩中加10分录取。(1)因公致残军、警子女,烈士子女,平时荣获二等功或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子女考生;(2)驻国家确定的三类(含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含二类)以上岛屿,以及在飞行、潜艇、航天、涉核等高风险、高危害岗位工作的现役军人子女考生;(3)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4)少数民族考生,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农村“两女户”考生。符合加分政策现役军人子女和因公致残军、警子女及烈士子女报名时,须提供省级民政部门和军队师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出具的证明及颁发的因公致残证原件和复印件。归侨子女、华侨子女要提供省归国华侨联谊会出具的证明,“台湾省籍”考生要提供省台湾同胞联谊会出具的证明,各报名点审查无误后,造花名册报市招办审核。少数民族考生报名时,需提供户口簿原件,经各报名点审核、公示无异议后,将少数民族考生花名册及户口簿原件报市招办,进行统一复查。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农村“两女户”须提供西宁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提供的证明。照顾政策不重复享受。 (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