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现场考察评估可可西里申遗
        11月4日,青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IUCN专家现场考察评估反馈会在西宁召开,青海省申报世界遗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听取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国内专家对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现场考察的... [详细]
将可可西里打造成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
        青海可可西里将作为今年中国政府唯一申报的自然遗产项目参加2017年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一旦获得通过,将成为国内最大、全球前十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同时也将弥补青海作为资源大省至今没有世界遗产的空白和遗憾 [详细]
可可西里申遗进入考前冲刺 将迎世盟专家实地考察评估
        近日,随着可可西里遗产提名地实地考察预演工作的结束,标志着可可西里申遗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10月底将迎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实地考察评估,这是决定可可西里能否在2017年成功实现“申遗”的关键一站。 [详细]
“千里眼”瞰遍三江源国家公园
        总面积12.31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下游流经我国近一半的省份并惠泽数亿人……今年4月在三江源试点成立的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以其生态地位的重要性以及“高原野生物种基因库”的特性,吸引了海内外的目光。 [详细]
青海湖整体生态环境向好 呈现“三增一减”优化格局
        记者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近日,2016年度陆生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初步完成。监测调查显示,在全省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青海湖整体生态环境向好,呈现出“三增一减”生态优化格局。 [详细]
有巡查记录以来 普氏原羚恢复到最大种群数量
        近日,在2016年普氏原羚种群数量最详细的一次调查中,发现普氏原羚数量已经增加到1464只,当年出生的幼羚就达到324只,是有巡查记录以来,种群数量最多的一年。这说明,从政府到民间越来越重视生态保护,青海湖的... [详细]
黄河源头藏野驴成一道风景
        入玛多县境内,扎陵湖和鄂陵湖像一对姐妹环抱着黄河源自然保护区,蓝色的湖面泛着微微的波澜,湖边各种植被生机盎然,牛羊恬静地在湖边吃草,成群的野鸭子在这里安了新家……随着生态的不断恢复,玛多县境内的动... [详细]
可可西里藏羚羊进入大规模产羔迁徙期
        近日,青海三江源地区待产雌藏羚羊正陆续穿过青藏铁路、青藏公路等通道,向“大产房”可可西里卓乃湖进发。藏羚羊每年12月交配,次年5月底6月初前往卓乃湖产羔,7月母羊率羊羔返回原栖息地与雄羊合群,平均迁徙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