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  省委  |  省人大  |  省政府  |  省政协
藏文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无障碍阅读  |  进入关怀版   
您的位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 大美青海 / 人文篇 / 风俗人情

河湟年俗记忆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4-01-26 09:33    编辑: 马燕燕         

  春节作为中国人最传统、最为重视的节日,流传下了各种各样的传统习俗,从冬至开始,就算正式进入了农历新年的节拍。从祭灶、掸尘到年夜饭、转亲戚;从贴对联、备年食到耍社火、观灯,有条有理,有章有序,把劳碌了一年的人们一步步推进了年的氛围当中。青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过年风俗。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各种传统的年俗已渐渐离去,但是在乐知天命的河湟百姓的生活里,“年”还是被有滋有味地保存了一部分。

  在青海,如果说春节是一部乐章的话,那么腊月初八就是开场曲,而冬至则是整部乐章的引子。冬至被视为添加年岁的节日,称为“冬节”,故曰:“冬至大如年”。冬至日开始的一个多月也是青海最寒冷的日子,但白天的光照时间却又逐日延长,故俗语曰:“冬至当日回”。这时候外出打工的人要回家团聚,忙碌了大半年的农事活动也将落下帷幕。为了庆祝丰收和团圆,“冬节”这一天青海东部农业区的人们要炸油饼、吃油搅团,而西宁地区的人们则要吃饺子、宰公鸡。过完团圆的“冬节”后,这里的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开始春节的准备活动了。

  到了农历腊月初八,各地群众都爱吃一顿美味可口的腊八粥。青海的腊八粥是麦仁饭,有句顺口溜:“吃了麦仁饭,天天忙过年。”将当年的新麦碾去外皮,或者凿冰为臼,舂去外皮,是为麦仁。然后在腊八前一天夜间,将麦仁与切成小块的牛、羊、猪肉共煮一夜,腊八早晨肉烂麦仁熟,食之可口而富营养。青海人有个故事说吃了腊八粥后人的心就变糊涂了,这时候人们就把一年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种的粮食、养的猪羊拿出来大散二吃、忙活过年。青海还有腊八献冰、吃冰的习俗。腊月初八,正当三九,天寒地冻,河床坚冰如铁,天亮前人们便到河床取来如白玉水晶似的冰块,供献在粪堆、地头、庭院中心、槽头棚圈中、果树枝杈上,以示来年雨水充足,风调雨顺。青海谚语云:来年测丰收,先看腊八冰。男女老少不怕牙冷舌冻,如吃冰糖一样,“嘎巴嘎巴”嚼食几块冰下肚,寓意消病除灾。腊八过后,就要辞旧岁、迎新春,开始“忙腊月”了。

  青海俗谚说:“过冬至宰聋子(羊),过腊八宰瞎娃(猪)。”腊八一过,农村的人们就要宰年猪了。家家户户定下宰年猪的时日,请来“宰把式”,找来邻里帮忙,待到年猪宰好,透心亮底、真真切切地邀请全村的庄邻好友来自家热热闹闹地吃上一顿杀猪饭,就这样挨家挨户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这段日子里,浓郁的肉香味儿久久不回的飘荡在青海农村的上空,这才是年俗记忆中最浓厚最纯正的年味儿。

  “腊月二十三,灶王两口要上天”,这是孩提时在迎接春节前常说的一句话。民间古俗灶神夫妇坐镇人间千家万户,专司每家言行,督管兴衰利弊,年终上天向玉帝奏报人间冷暖,尘世短长,因此这一天要祭灶神,送灶神夫妇回天宫述职。腊月二十三清晨,家家户户向灶神夫妇供上灶糖、灶卷、灶马、灶鸡以及为灶马准备的草料和豆粒饲料,并在神龛两侧贴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对联。黄昏入夜之时,扫净厨房,全部供品由神龛移供至灶火门口,因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迷信,祭灶的主祭由家中男性长者担任,在灶台前焚香燃烛,跪拜叩头,祷告灶神“好话多讲,闲言少说”。然后将灶糖软化后粘在灶火门顶,目的要灶神夫妇胶舌粘牙,封口不让说坏话,也有人说是给灶王一点甜头,取得谅解,在老天爷面前多多美言。无论是怎样的说法,都是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一种祈盼和向往。

  送走灶王,家家户户就选择天气晴暖的一天来一次春节前的大扫除。俗话说“二十五扫尘土,二十七除疾病,二十八洗邋遢。”青海人把年终大扫除叫“扫房”、“扫尘”,也有的叫“除陈”,因“陈”与“尘”谐音,故通称“扫尘”。总之是要清除掉一切陈腐污垢,干干净净,焕然一新迎接新春。旧时还要翻黄历看日子,选一个宜洒扫庭除的吉日进行。在农村还将扫房当作驱魔赶邪的大事,说要扫尽一年以来的事不如愿、疾病缠身、人丁伤亡、家事不宁的霉气,以求得来年健康长寿、事事吉祥。因此,扫尘时全家男女老少一起出动,从上到下,自内而外,拆洗衣被,打毡抖毯,彻底清扫。着实要扫了“尘”,除了“陈”。忙活完家里,又要忙自己,过去,人们常说有钱没钱,光光头过年。所以生活条件再怎么差,都在要新年到来之前,无论大人小孩都要剃头、理发,起码干干净净。现在头发还是要理的,只是已很少有人剃光头了。

  虽然屋里焕然一新,已有新年气象,但妇女们一点也不敢清闲,她们要进行过年前最忙碌的一项工作,准备年食。煎炒烹炸,蒸煮熏酱,样样不敢怠慢。青海人的年食主要以面食为主,油包子、油饼、馓子、花卷、麻花、擀面,千姿百态,品种繁多,手法精细,品味香醇。因大年初三之前家中擀面杖、菜刀、案板都不能动,所以妇女们还要提前将这三天所食之物一一备好。做好的年食层层叠叠地摆放在笼屉里,不仅是款待亲朋的佳肴,更是走亲访友的好礼。妇女们在家备年食,男人们就去市场办置年货,各种干果、水果、年画、鞭炮、酒水饮料各式各样、一应俱全。同时从农历腊月开始,就开始索要这一年借出去的债务,但是到了腊月三十的下午,如果别人家贴上春联了,就不能再逼债了。因为腊月里街上有许多的小贩叫卖灶糖,而年三十前又开始叫卖甜醅,所以有:“灶糖一喊干戈动,甜醅一喊定太平”之说。

  不知不觉中就迎来了一年最忙的一天——大年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再次清扫院落街道,人人换上新衣,喜红对联贴满庭院,加上农妇村女们心灵手巧的剪纸,庭院中琳琅满目,处处见红,平添了无限春意。再在庭院中垒好井字形的“松篷”,堂屋里供桌前贴上一张绘有龙、风、钱、马的大型图案纸,谓之“贴龙凤钱马”,再在供桌前焚香献贡品,谓之“安神”,有安排众神座位之意。年夜饭之前还要携带纸钱、米粥、糖果、饺子上坟烧纸或到当地城隍庙祭奠亡故前辈,据说是邀请亡故亲人来家与后辈团聚共度新春。

  现在青海人的年夜饭比较丰富,通常至少都有八个菜,但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将饺子捏成元宝状,阖家吃它,取其喜庆团圆,大吉大利之意,有的人家吃干饺,有的人家吃酸汤饺子;还有的地方不吃饺子吃“熬饭”,取其“吃了熬饭,扫尽一年熬煎”之意,预示来年顺利,无忧无虑。在东部农业区,除夕夜还要吃卤制的猪头、猪蹄、猪骨头等熟食,称为“咬鬼”。“猪头”即为“鬼头”,所以要把三十晚上家里没赶净的“鬼”咬净啃光,预示来年吉祥顺利。青海人的饮食文化离不开酒文化,因此除夕夜家家户户不论男女老少都要喝上两盅,酒足饭饱后还要唱唱酒曲、扭扭秧歌,在酒香氤氲、气氛祥和的除夕夜里秉烛守夜,围炉团坐,终夜不眠,直到天明。除夕子时前后,灯烛齐明,鞭炮四起,点燃松蓬,在香烟缭绕、钟磬悠扬中迎接来了天神和祖宗亡魂,称为“接神”。大年三十到初三,天上诸神及祖先灵魂下界团聚,家中不能扫地、泼水、担水,从言谈到行动都要注意吉利,擀面杖和菜刀要贴上红纸封起来,直到初三下午放炮送神后才能启封使用。

  正月初一开始,便从本家内开始提篮携筐走乡串户转亲戚,先是女婿拜丈人,外甥走舅家,然后大体以亲、疏为序,亲朋之间相互拜年,一直到正月下旬才结束。拜年时除了奉上礼品带去祝福外,长辈还要给小辈分发红纸包好的压岁钱,俗称“散年钱儿”。伴随着浓浓的年味儿,各种春节民俗文化活动也随之而来,流行于河湟地区的主要有唱太平秧歌、闹社火、浪花灯等。

  “腊月没钱过年急转圈,正月里秧歌唱得不见面。”按传统习惯,从大年初四到元宵节每天黄昏之时,在街头巷尾,趁饭后酒余之空闲,人们主动聚在一起,敲击鼓锣,唱太平歌。唱的内容均为期盼太平、祈祷吉祥之意。太平歌俨然成为了旧时青海人民的春节晚会。除了唱太平歌外,青海人最爱的就是耍社火,正月初八后,排练一新的社火班子在城乡相继上演,一时旌旗飞扬,锣鼓喧天,万人空巷,热闹非凡。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形成高潮,十六接近尾声,十七晚上俗称“黑十七”最后演出一次,之后全部演出活动便结束。青海城乡社火角色(俗称“身子”)和内容大同小异,主要有秧歌、狮子、旱船、舞龙、高跷、八大光棍、胖婆娘、哑巴等,但由于地方差异和民族特性,湟中千户营高台社火、藏族弦子、喇嘛社火、大通蛙图腾祭祀舞等在社火表演中独树一帜。

  转眼间已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除了吃一顿团圆饭外,青海人最重要的活动便是浪花灯。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乐都七里店九曲黄河灯会和湟源排灯俨然成为花灯的主打品牌。黄河灯会以八卦图布阵,吸引十里八乡的群众扶老携幼,前来观赏,整个黄河灯会犹如一片灯海,流光溢彩、璀璨夺目、犹如仙境。而湟源排灯以不同形状、不同结构的灯配以不同的故事绘图,在灯光闪烁时,人物静中有动,犹如电影,成为古城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除此之外,青海部分地区的群众在元宵之夜还有跳火堆、舞火龙等习俗。

  正月十五过后城里人就开始忙碌新一年的工作,而居住在农村的群众依然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直到二月二龙抬头之时,吃炒豆将腊八吃的粥崩开后,神清气爽的人们才开始新一年的劳作和生活。 (吴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