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澜湄之约:共为这一脉江水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6-09-02 09:48    编辑: 马燕燕         

  故事传真

  扬起“澜湄合作”互利共赢的风帆

  “澜沧江-湄公河之约”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决赛暂时拉下了帷幕,但流域内的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六国的青年和专家学者之间的“合作”才刚刚开始,六国之间建立的澜沧江-湄公河的“朋友圈”也变得越来越大。

  距离去年柬、老、缅、泰、越、中六国大学生实地探访澜沧江源、共话流域治理与发展已经整整一年了,去年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际大学生夏令营活动的成功举办,活动全程受到了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指导支持,也得到环保部、教育部、团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取得了较大的国内外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协商决定尊重鼓励六国青年的约定,立足长期建设、充实项目内涵,于今年启动“澜沧江-湄公河之约”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并决议大赛第一届决赛赛事于今年8月落户玉树,共商澜-湄合作与青年使命。

  “多方合作”正是大赛生根发芽的土壤,长达半年之久的活动筹备周期,不论六国团队内的创新设计项目的合作,还是澜湄流域六国共襄治理盛事,六国的专家学者为大赛注入学术力量和六国青年选手重新组成新的跨国团队开展的创意比拼,“合作”带来的远不止是赛事高效率完成,更是一种六国之间的信任的提升和深厚关系的建立。

  ——大赛组委会秘书长江海梅

  今年是东盟共同体建成元年和中国-东盟对话关系建立25周年,同时也是澜湄合作开局之年。澜湄合作机制是对中国-东盟合作框架的有益补充,也是南南合作的新实践,以实际行动展现我们携手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坚定决心。

  东南亚有句谚语,“微风聚在一起,就有台风的力量”。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唇齿相依,有着互尊互信、和睦相处、守望相助的良好传统。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打造共建团结互助、平等协商、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就是要让流域人民的福祉一年比一年多,各国发展前景一年比一年好,保持本地区、本流域的祥和与安宁。愿同各方共同努力,为促进区域发展、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青年是推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治理与发展的重要创新力量。“澜沧江-湄公河之约”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必将成为六国青年代表和专家学者协力创新、共促发展,充分展示才华与毅力的舞台。

  ——缅甸驻南宁总领事馆领事Aung Ko

  这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考验,还是一次自身开阔眼界宝贵机会。“澜沧江-湄公河之约”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决赛的成功举办,鼓励我们各国青年代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让我们作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的成员携手共同解决该地区所面临的问题,共同推动六国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促进区域的繁荣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希望通过中国青海、上海和广西的同心协力,通过六国地方政府、高校、专业机构与企业的共同实践,将这样的赛事可持续化,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为服务澜湄合作提供好经验,为六国高校与地方合作、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提供好做法,也为促进区域合作、国际文化传播和地方形象宣传提供有益借鉴。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勇敢,收获了信心,让我们一起讲好“澜湄合作”的好故事。

  ——泰国国立大学青年选手代表Thongprasert

  (洪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