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短评
一样的源头不一样的“路”
当越野车队行驶在平均海拔4600米左右的澜沧江源路上,蓝天白云、河流草甸,两旁几乎不变的景致带领记者一路走到源头腹地的杂多县吉富山。与一年前不同的是,虽然源头还是同样一个,但是感觉却是不同的“路”了。
一年前,这里没有“路”,一路的车程几乎是沿着模糊的轮胎印记艰难前行,遇到没有轮胎印记时,更是像在开拓新路一般颠簸在路程,同样,仅仅是一个六国大学生的夏令营活动,除了让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国大学生到达源头进行一个“六国汇水”和树立“澜沧江-湄公河之约”的石碑,更多的是体会了长达11小时的颠簸后外加高反的感觉。
一年后,这里的“路”大变样,一路的车程不再模糊,虽然风尘仆仆,但是不再颠簸的道路,让人忘却了路途的烦恼与疲惫,就连路程时间缩短了接近一半,这里不再只是夏令营的体验之旅,而是成为一个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平台,同样的六国大学生,带来的如何更好发展和保护当地环境规划和想法,源头之旅更像是一次饮水思源的美妙旅程起点。
当然,不仅仅只是“澜沧江-湄公河之约”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的六国大学生,那条新开辟的源头之路,也折射出玉树藏族自治州历经灾后重建后的转型发展之路。
它是一条生态之路,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启动实施,澜湄合作命运共同体建设,注定赋予澜沧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性,聚焦澜沧江源,这条生态之路是期许,也是责任与担当。
它是一条旅游发展之路,拥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站在新起点上,玉树杂多肩负着保护澜沧江源源头生态的历史使命,以“绿色感恩、生态报国”来回报国家、回馈社会,选择对源头生态影响最小旅游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龙头”来抓,从而强势推进,做大做强。
它还是一条文化交往之路,地处源头,玉树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深刻体认和迫切需求,对澜沧江-湄公河全流域承担重要生态责任。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只有加强六国之间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以遵循坚持发展为先、依托项目推进、促进开放包容、共促和平稳定的澜湄合作基本原则,才能不断为源头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洪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