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放歌 花儿故乡——首届青海丝路花儿艺术节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6-07-10 10:32    编辑: 陈悦         

  为了让花儿更红——访第十三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组织者、省文化馆馆长颜宗成

  每逢“六月六”,漫花儿已经成为我省广大花儿爱好者的习俗。来自四面八方的花儿爱好者,身着风格各异、色彩艳丽的服饰汇聚一起,朝山、听花儿、漫花儿、对唱花儿,十分热闹……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已经成为西北地区人气最旺、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花儿传唱活动。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使省文化馆坚持不懈地要举办这样的活动,并且一办就是连续13年?为此,记者采访了第十三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组织者、省文化馆馆长颜宗成。

  作为首届青海丝路花儿艺术节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自2004年创办以来,历经13年的打磨,如今已从当初的“灰姑娘”华丽转身为“公主”,每年活动期间近百万群众参与。目前,在我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县设立了七处传承基地。不仅实现了花儿艺术的传承,还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成为花儿歌手兴业致富的载体。

  颜宗成对记者如数家珍。这项活动创办以来,得到西北五省(区)歌手的积极响应,延伸到除玉树藏族自治州和果洛藏族自治州外的全省各地,还走进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同胞也成为传唱花儿的新力量。2015年,出现了丝绸之路上国内五省(区)歌手和中亚地区的东干族歌手联袂演唱花儿的场景,CCTV-1在黄金时段还对花儿演唱会的主会场活动进行了报道。

  “我们还不满足于这样的成绩。”颜宗成告诉记者,省文化馆与全省部分地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联办演唱会,有力地推动了全省花儿演唱活动的兴盛。在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连续举办两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暨互助丹麻土族花儿艺术节”;和格尔木市政府联袂在格尔木市举办了两场“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把花儿艺术的演唱活动从河湟地区延伸到瀚海戈壁;和都兰县政府合作成功举办了“西北五省(区)花儿歌手吐谷浑故乡行”的花儿演唱活动,进一步扩大了花儿艺术的影响力;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举办了“西北五省(区)花儿歌手歌王故乡行”活动,让花儿歌手经历了一次精神洗礼,体验了一次独特的艺术盛宴……

  2015年,省文化新闻出版厅认真贯彻落实推进省委、省政府文化名省建设,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根据“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已有的品牌效应,结合全省打造花儿品牌工作实际,加大支持力度,全面谋划全省打造花儿品牌工作。

  “把本届演唱会整合到首届青海丝路花儿艺术节的活动内容中去,全新包装,具有更高艺术水准!”颜宗成充满信心地说。

  第十三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对参演的13个民族歌手和演唱曲令做了认真筛选,加入了不少富有时代特色的新鲜内容,也增添了许多积极向上的生活内容。在注重参赛歌手演唱水平的同时,突出花儿艺术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既展现出了青海是“花儿故乡”,花儿是丝路上割舍不断的文化血脉的创意,艺术上也达到了“高大上”的目的。(李欣)

 

  追逐着“花儿”的乐律

       第十三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7月9日在西宁市南山公园拉开帷幕。当天虽然阴云密布,时有小雨光顾,但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对花儿的向往。

  中午13时40分,演唱会现场已经是人满为患,演唱会的第一篇章已经结束,本土歌手汪黎英演唱的一首青海人耳熟能详的《雪白的鸽子》,将第二篇章《丝路花儿缘》推向了高潮。

  “老师傅,你不能再靠前了。”会场保安劝阻到。看着81岁的张开科老人和老伴儿以及外孙,挤在前面入神的听着,不禁让人对花儿在群众中的吸引力感到惊奇。

  簇拥在舞台周围的观众中,有几位特别的观众,他们从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远道而来,为的是给第一次登台演出的家人温得燕捧场。

  “能和花儿歌唱家们同台演出,是我的荣幸,家人今天能来捧场就是对自己最大的鼓励和支持。”今年上初中的温得燕告诉记者。温得燕学花儿是从今年开始的,今天她唱的曲目是“梁梁上浪来令”和“嘟拉拉令”。温得燕说,之所以选择学习花儿,是因为从小在这种氛围中长大,对她有特别的感情,希望能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

  温得燕的哥哥温得荣说,自己是听着花儿长大的,喜欢花儿的旋律和豪放。但他小的时候只敢在野外同龄人面前偷偷的唱上几句。如今看到妹妹能正规系统的学习花儿,真是特别高兴。花儿已经不是上不了殿堂的“野曲儿”了,而是真正的花儿文化,是来民间生活的音乐瑰宝。(李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