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门”民和,传来青海最早花开声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6-03-31 09:29    编辑: 马燕燕         

  食色街头

  “喇家面”,数千年的香味飘呀飘

  面条是世界性的大众食品,在中国更是品种多样:热干面、炸酱面、刀削面、牛肉面……

  而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喇家面”,经历了4000年的“传承”,麻、辣、香的风味总能使人食欲大增、欲罢不能。

  据了解,“喇家面”整整比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意大利面早1700多年。“喇家面”的出土,改写了面条的历史,被称为“世界上第一碗面条”。

  4000年前的喇家面因为主要成分为粟和黍,所以是经过挤压而成的,显示了古代民和人高超的智慧和烹调技术。

  当然,记者没有机会尝到4000年前的“喇家面”,可是有幸品尝了“传承”至今的“喇家面”那滑过唇齿之间独特味道,实在让人回味无穷。

  民和县官亭镇的鲍西英,在当地从事餐饮烹饪有十多年了,她做的“喇家面”可谓是一绝。

  刚刚出锅的面条,端上桌就扑面而来一股清香,还没等拌料上桌,就会让人忍不住挑起一根白嫩鲜滑的面条送入口中。

  “拌点辣子和韭菜花啊,还有蒜泥,这还有菜呢!什么都不拌,能好吃吗?”别说,这什么都不加的“白面条”咸香中弥漫着一丝清甜,极富弹性的面条散发着朴实的面香,好吃。

  拌上大厨特制的调料,面筋道,味独特,张开嘴深深吸气,就能感受到辣椒的香味伴着蒜香和面香;吃上一口,缤纷的、刺激的味道,让人有种想找个安静舒服的地方,不管不顾地呼噜大吃的冲动,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来!

  记者来到厨房准备“偷师”一番,“大厨”鲍西英有些拘谨的介绍着:“今天你们来的突然,面是临时出门买的,准备时间有点仓促,不知道合不合你们胃口,但是和面是很关键的,碱和面一定要掌握好比例,其余的,就是拌料了,用的都是民和本地的食材,算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民和人,世代流传下来的手艺吧!”

  民和县文化旅游体育局黎峰局长说:“随着民和旅游的发展,我们准备创建一个‘喇家面馆’,将民和各种风味的‘喇家面’集中在一起,让游客们欣赏过民和的美景之后,可以大饱口福。”

  都说拌面应该是最容易做的面食,可是正因为越容易做,真正能做得好的人却不多,如果您来到民和,遇到了可千万不能“放过”。(金玥彤)

  瓜子生吃,是礼遇更是健康

  高原三月进入民和,扑面而来的清新宁静,让人感觉如同找到了温馨而又和谐的精神憩园。

  游民和,不论你走进谁的家,还是推开哪户门,进屋后桌子上首先为您备上一大盘“大板瓜子”。

  “民和人民真是细心周到,备好瓜子让客人解闷、消遣”。

  “这瓜子是不是上错了,为什么是生的?”

  “没有上错,生瓜子是专门款待贵客的,如果还有孩子光临的话我们还会端上葵花籽”。

  这样的对话常常在走进民和旅游的游客中传来。

  为什么瓜子要生吃?据了解,在民和吃的生瓜子并不是普通的大板瓜子,它是籽瓜子,籽瓜是西瓜分支品种,其瓜子有片大、皮薄、板平、肉厚、乌黑发亮、味香、品质优等特点,并且籽瓜子生吃润肺、健脾、美容,此外还可治疗胃病、肾病。

  在民和生活5年的四川人刘旭说起民和的饮食,对这籽瓜子赞不绝口:“这东西你别看就是个普通的瓜子,其实它大有不同。新鲜的瓜子不沾灰吃完手不脏,最重要的是老少皆宜,家中有客人必须盛上。现在,我越吃越喜欢,成为每年回四川老家必带的干货”。(芈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