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新视野

来源: 西宁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5-06-15 10:34    编辑: 马燕燕         

 

从青海来:锂让生活丰富多彩

  陈嗣仁 摄

  黎晓刚摄

  黎晓刚 摄

  锂,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在青洽会上,他频频闪亮登场,更在多个场合扮演主角?在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上,在青洽会“锂产业-新生态”国际高峰论坛上,在锂产业展览馆里……

  锂,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元素,质软,密度最小。它的用途非常广泛,我们平时所使用的笔记本电脑、手机、蓝牙耳机等数码产品中,锂离子电池中就含有丰富的锂元素。

  锂,他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说起锂,世界的目光聚焦青海,青海锂资源储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占全国的三分之二,是名副其实的锂资源大省。目前《青海省千亿元锂电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编制完成,我省将以市场为导向,以盐湖提锂为基础,结合青海省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将青海省锂电产业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建造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计划到2020年,各类电动车辆达到48000辆!

  “锂产业不仅是新能源产业,更是绿色产业,他是青海的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部分。青海锂电池,将以更大的步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北汽电动车提供电池材料的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高原自信地说。

  沉睡亿年锂资源被唤醒

  ●盐湖提锂技术打破沉睡

  ●实现产业链“补链”“强链”

  揭示锂元素的神奇奥秘,追溯锂产业的成长发展,讲述锂产业融入生活的精彩,目前中国首个锂产业展览馆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最后的布展,在2015第二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上,这里将盛装迎接八方客商。

  锂元素的神奇奥秘

  我国锂资源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江西、新疆等地。我省锂资源储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上世纪80年代,全球碳酸锂产能和产量一度以矿石提锂为主,直到上世纪90年代,盐湖提锂技术在国外实现突破。

  至此,凭借资源和成本的优势,盐湖提锂的比重占到锂产品总量的85%以上,随着盐湖提锂技术的突破,在浩瀚如海的柴达木盆地,沉睡亿年的盐湖锂资源已被唤醒。作为一种金属化学元素,锂是世界上最轻的金属,主要存在于矿石和盐湖中。锂的电子提供能力最强,以锂系材料为正极的电池比能量最高。因此,锂被誉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由锂资源延伸出的相关产品形成了跨越多个尖端行业的锂产业链。

  绿色产业加速成长

  “锂产业是新能源产业,更是绿色产业。青海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丰富,产出的大量电能需要储备,这就需要应用锂电池进行储备,从而实现并网发电。同时,对于我国许多城市来说,迫切需要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新能源汽车是减少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高原对记者说。

  作为盐湖资源大省,青海一直致力于将盐湖资源由单纯的钾资源开发,向镁、锂、钠等资源深度开发延伸。伴随着青海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战略的实施,我省重点依托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现有的产业基础,实现产业链的“补链”和“强链”。

  自2003年以来,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我省开始对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并随着中信国安、青海锂业、蓝科锂业等一些企业入驻与成立,相继生产出碳酸锂及相关系列产品,他们成为我国主要的锂资源开发企业。如今,我省碳酸锂产能逐步扩大,自有技术逐步成熟,产品质量得以提升,急需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做大产业集群。与此相对应的是,经过十多年的培育与发展,我省300万千瓦光伏电站的并网装机容量,潜在一个巨大的储能电池市场,为锂电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业界普遍认为,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动力及储能电池这一即将面临爆发期的新兴产业走到世人面前。而作为锂资源大省的青海,关键是如何用好锂资源,依托这一资源形成一个产业链乃至产业集群,并以此为突破口,完成青海的又一次产业升级。

  建成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

  ●省内企业已和跨国公司合作

  ●到2020年锂电产业投资700亿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手机iPhone的锂电池一些就来源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在手机锂电池领域,新能源公司通过与iPhone、HTC等国际知名品牌的合作,现已占据四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动力电池领域,我省公司已与宝马、一汽、北汽等国内外知名车企展开深度合作,并成为宇通客车动力电池的主要供应商;还有公司的储能电池通过国家张北电网风光储输示范工程项目及青海等地的应用推广,打造全国储能应用示范基地。

  为促进我省锂电产业发展,我省已制订《青海省千亿元锂电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以市场为导向,以盐湖提锂为基础,结合青海省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将青海省锂电产业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建造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其终端产业为新能源车辆、储能应用、电动工具,适度发展3C电池应用。计划到2020年,使我省锂电产业的投资达700亿元,产值达780亿元以上。

  西宁将成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

  ●海西海东将纳入试点地区

  ●三年推广应用8000辆以上

  锂产业将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记者从省经信委获悉,目前,《青海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已经出台。

  [2015年]全力推进将西宁市纳入全国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争取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各项政策和补贴支持,在全省率先进行实行推广应用试点;

  [2016~2018年]将海西州和海东市纳入试点地区,通过三年时间,实现试点地区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8000辆以上。其中,西宁3000辆、海东2000辆、海西1000辆,各类警务巡逻、观光、仓储物流等小型非公路车2000辆以上;

  [2019~2020年]全省范围内普遍开展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实现应用新能源汽车1.2万辆以上;实现公务、公交、出租、环卫、仓储物流等公共服务领域年度新增或更新车辆30%的配比,并逐年提高采购比例,培育和形成一批稳定的新能源汽车用户。

  百姓出行更多依靠新能源

  ●新能源公交出租占比大

  ●推广应用新能源公务车

  为确保《青海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方案如期实现,在试点地区新能源车将被广泛推广应用。

  到2020年新能源公交车占50%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打造绿色循环低碳公共交通运输体系,从2016年起,公交车新增车辆力争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不低于30%,并逐年提高应用比例。开设5条新能源汽车公交专线,突出和扩大示范效应。到2020年,新能源公交车数量占公交车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

  逐步扩大新能源出租车比例

  不断探索和完善新能源出租车运营模式,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出租汽车行业的应用范围。从2016年起,新能源汽车配比不低于50%,并逐年提高应用比例。

  推广应用新能源公务车

  在公务车中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党政机关、省级单位、各地区、开发区及省属国有企业新增和更新公务车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公安、质检、工商、城管等执法用车新增和更新时,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不低于50%。

  推广应用新能源专用车辆

  在财政性资金购买的环卫作业、景区观光、市政用车等专用车辆领域,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上述领域2016年起年度新增和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配比不低于50%,并逐年提高应用比例。

  引导社会车应用新能源

  加大新能源汽车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认知度,鼓励和引导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大型旅游景区和社会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作为单位通勤车辆;鼓励我省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调动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