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源头约古宗列曲

牛头碑下的鄂陵湖

黄河甘德段

黄河在达日县境内形成的辫状水系

黄河女儿湾

黄河流经玛沁县拉加镇

黄河在河南县宁木特镇形成大峡谷

黄河流经同德县,形成一片农业谷地
2025年9月1日,本报“家住黄河源”融媒体专题报道组从西宁出发,一路向西,奔赴此行目的地——约古宗列盆地。历时40天,我们用镜头记录到,黄河究竟是怎样从大地的怀抱中诞生,迈出她生命的第一步,又是如何茁壮成长,成为一条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麻多乡郭洋村约古宗列盆地,我们终于见到那一眼泉。它安静得仿佛不属于这个喧嚣的世界,普通得如同高原牧民家灶台上温着的酥油茶壶,只是那么咕嘟咕嘟地、不知疲倦地冒着水泡。可就是这眼泉,是母亲河初临人世的第一声“啼哭”。
源头的水,清浅、温顺,在阳光下闪着碎银般的光。卓玛一家日复一日地守护着这片湿地,不让牛羊过度啃食,不让一丝污浊靠近。黄河,就在这样的呵护下,开始了她漫长的“人生旅程”。
从约古宗列盆地出发,母亲河像刚学步的娃娃,跌跌撞撞,汇集着沿途的雪水、雨滴和无数细流。这些水流,如同生命所需的营养,让她慢慢壮实起来。她流进扎陵湖,像是进了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在这里沉淀、积累;再流入鄂陵湖,完成一次重要的“升学”。从鄂陵湖流出时,她才真正拥有了“黄河”这个响彻世界的名字。这时的她,像个有了学名的孩童,虽然依旧单薄,却已有了明确的方向——奔流到海。
在青海境内近1700公里的行程中,黄河一路受到16个县区的善待与保护,像极了一个孩子在良好的家风和乡风中健康成长。她流过果洛草原时,展现出少女的明媚与柔和。在女儿湾,她放缓脚步,恋恋不舍。当地人说,这时的黄河,像一位即将远嫁的姑娘,在这里最后一次回望故乡的母亲。她从这里,一步三回头地,走进了甘肃玛曲。

黄河流经贵德县

黄河贯穿尖扎县城

黄河流经化隆县群科新区

黄河从循化县“黄河彩篮”旁流过

黄河从民和禹王峡流出省境
可神奇的是,走出去没多远,她仿佛舍不下生养她的山山水水,又在玛曲县拐了一个“天下黄河第一弯”,回到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怀抱。这一去一回,是游子对故乡最深切的眷恋。或许正是这份不舍与徘徊,让她在此蓄积了力量,在宁木特镇境内,挥洒出黄河上游的第一个大峡谷——宁木特大峡谷。这时的她,不再是那个温婉羞涩的少女,而像一个初展抱负的青年,在群山之间怒吼着劈开一道壮美的深谷,水流变得湍急澎湃,仿佛体内有无穷的精力与勇气要宣泄。
当她进入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土地,性情又为之一变。这里的土地开阔肥沃,她像一位步入盛年的母亲,变得宽厚而仁慈。她用丰沛的水流,滋润着两岸的农田与村庄。人们在这里引水灌溉,发展渔业,她慷慨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静默地看着炊烟升起,听着渔歌唱晚。这时的黄河,懂得了付出与担当。

黄河贵南县龙羊峡库区生态修复项目

黄河流经兴海县

黄河在共和县境内的龙羊峡库区
最后,她流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禹王峡。站在峡谷边,能感觉到她已然成熟。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被小心翼翼呵护的泉眼,也不是那个会撒娇回望的少女。她波澜不阔,却深沉有力,带着青海这片土地赋予她的所有品格——纯净的初心、不舍的眷恋、劈山开峡的勇气和滋养大地的温柔——准备奔向更广阔的天地。
从一眼清泉到一条大河,黄河在青海的旅程,像极了一个少女的成长。她带着源头的纯净,在沿途的滋养与磨砺中,逐渐变得丰富、博大、坚韧。她从这里走出去,走向八个省区,走成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但她的根,她生命最初的密码,都留在了青海。
这是一段生命的序曲,也是一首关于成长最朴素的日记。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