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枸杞的“七十二变”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3-08 10:08    编辑:许娜         
闫鸿 摄

  过去,枸杞往往作为一种“土特产”,出现在不少中老年人的茶杯中。

  如今,随着不断研发创新,枸杞也在“改头换面”,它“裂变”出了多种形态:锁鲜枸杞、枸杞果糕、枸杞果汁……从散装到独立便携包装,从枸杞干果到枸杞原浆,一颗枸杞何以转变为多种形态?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的多家企业,近距离探究枸杞的“变身”之旅。

  让枸杞更加美味和“时尚”

  来到青海紫博凯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这里一派忙碌景象:设备运转声不绝于耳,敞亮的加工处理台、全自动浇注机、各类果糕模具……现代化的生产线让人眼前一亮。原料进场、搅拌、加工、塑形……一系列流程都在无菌生产车间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不多时,色泽金黄、香味诱人的果糕便成功出箱,制作好的果糕经过冷却、封装,最后送往仓库。“目前,我们整个浇注生产线有4个人就足够,一天的果糕产量在500公斤左右。”公司负责人张永珍介绍道。

  称重、计量、装袋……在包装车间,几名工人正忙着分装产品,一旁的仓库里,整齐地堆放着刚生产出来的产品,这些产品即将运往省内各大超市。

  以果糕为最终形态的枸杞,不仅更加美味和“时尚”,保留了鲜果的营养价值,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休闲娱乐时来一颗,成为了不少人的常态。

  张永珍告诉记者,公司的果糕类产品主要通过传统旅游渠道销售,每年的销量非常好,不少游客都会将其作为纪念品和伴手礼的首选。“枸杞果糕的销售区域集中在西北五省。在南京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山西的王府井超市等地都能看到我们产品的身影。”公司还在多家网购平台设有店铺,外地覆盖的区域虽然不多,但也有一些经销商和专卖店,不少外地消费者也在逐渐了解、爱上我们的产品。

  提起未来的发展方向,公司也有新的规划。“我们将加强产品的创新,陆续推出枸杞叶黄素、枸杞VC、枸杞胶原蛋白等功能性软糖产品,争取走进更多年轻人的购物清单。”张永珍说。

  将枸杞做出特色和优势

  走进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陈列室,各种枸杞类产品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国内做枸杞的企业很多,大家都在做干果,都在做原浆,都在做饮品。我们要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解芳说道。

  如何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实现枸杞的高效利用,是摆在康普面前最重要的课题。

  据解芳介绍,公司的主要产品有中间产品和终端产品两大系列。中间产品主要有枸杞籽油等油脂类产品、枸杞果粉等粉类产品、枸杞多糖苷等提取物产品、枸杞原汁及浓缩汁等汁类产品。这些产品作为制药、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的原辅料,销往国内外大中型从事健康产业的企业。终端产品则主要是以中间产品为原料开发的枸杞茶、枸杞饮料等系列产品。

  解芳说道,“干果类的枸杞属于初级加工产品,它的附加值很低。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我们主攻的是精品加工。提高枸杞的附加值,实现高质化利用。”

  目前,康普以科研平台为支撑,不断推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增添新动能。依托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机构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康普正持续挖掘枸杞的多种可利用方向,枸杞提取物、枸杞籽油等系列深加工产品随之出现,而对于果皮果渣等副产品的利用,也成为了公司今后创新发展的方向。

  小小枸杞如何炼就“超能力”

  青海的枸杞,优势是什么?

  据介绍,经过专业检测分析及专家研究,青海枸杞中的枸杞多糖含量远高于其他地区,这成为了康普开发精深加工产品的重要方向。

  自2009年开始,康普专注于枸杞提取物的生产,并实现了产业化,目前已为多家大中型保健品企业提供原料超过十年。此外,公司还引入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最初用于沙棘油的生产,后来扩展到枸杞籽油的研发。同时,通过与北京工商大学团队的合作,康普还在枸杞籽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上迈出了新步伐。“尽管我们目前主要以原料供应为主,尚未发展出成熟的终端品牌,但我们已开发了多款‘健’字号产品,并计划通过技术支持和临床试验将枸杞籽油开发成高端终端产品。”解芳说。

  据介绍,目前康普的业务拓展涵盖自营、分销和代工等多种模式,同时充分利用综合电商、内容运营、线下渠道等运营手段进行品牌和产品推广,多维度、全方位介入数字化营销,产品已经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及自治区。

  枸杞虽小,“裂变”力量大!枸杞果糕、枸杞芽茶、枸杞原浆等特色产品让昔日“红果果”成为了“金招牌”。青海的枸杞正以更丰富的产品形态进入省内外市场,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