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让文史资料成为凝聚共识的生动教材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2-13 09:39    编辑:许娜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协编印的《海西文史资料》从写人物、记事情、说历史起步,现已编印二十二辑,收录文章350篇、文字130万字。《海西文史资料》反映了海西州社会发展过程,为真实记录和还原海西发展历史、推动海西改革和开放发挥了积极作用。《海西文史资料》是青海省政协抢救性挖掘“聚宝盆”文史资料,以文史资料凝聚建设新青海共识、资政育人的一个缩影。

  文史资料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项经常性履职活动,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政协特色和统战特色。1978年3月修订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首次对“搜集、整理、编写中国现代史、革命史等资料”作出规定。1982年11月修订的政协章程再次提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根据统一战线组织的特点,进行关于中国近代史、现代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和出版工作”。自此,文史资料的征集和出版,成为各级政协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青海是一片可爱的土地。伴随着时间的变迁,青海人民在这片江源热土上劳动创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书写了精彩的故事,自然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史资料。多年来,青海省政协切实肩负起做好文史资料工作的重要职责使命,为“留住真实而鲜活的历史”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政协深化对文史工作重要性和规律性认识,切实发挥文史资料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功能,以文史资料工作彰显政协特色优势,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效,充分体现了青海政协系统的使命担当和良好风采,为做好加强思想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创造良好氛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需要加强对文史资料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对于做好下一步的文史资料工作,政协系统应从政治上思考谋划和推进政协文史工作,准确把握政协文史工作特点规律,主动承担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始终把政治性、统战性贯穿于文史工作全过程,确保政协文史工作主题突出、导向鲜明、方向正确,对推进构建“大文史”青海工作格局进行探索。

  文史资料工作是一项既有益于今人又惠及后世的文化事业,发挥好其“详史书之略、匡史书之误、补档案之缺、辅史学之证”的作用,应紧扣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大局加强和改进文史工作,着力打造坚守政治立场、富有政协特点、具有青海特色、发挥资政功能的文史资料精品力作,展现青海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突出民族团结、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四地”建设、红色文化及政协工作等重点内容,立足青海特色,打造政协文史工作履职品牌。在积极构建“大文史”工作格局上下功夫,研究制定相关制度,强化责任担当,坚持规划引领,充实工作力量,注重联动配合,重视运用传播,更好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为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