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以营商“强磁场”跑出发展“加速度”
——高质量发展区域调研行·西宁篇(中)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4-05 10:49    编辑:张小千         
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洪玉杰 摄

  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内,全面推行综窗模式和“中午不断档、周末不打烊”不间断服务,市级195项、县区级1262项事项实现“区域通办”……近年来,西宁市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政策制度体系,营商环境整体便利度大幅提升,极大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来宁兴业的“热度”是风向标:截至2023年12月24日,西宁市新登记各类企业11920户(2022年同期8358户),注册资本691.39亿元(2022年同期365.14亿元),分别比2022年同比增长42.62%和89.35%。

  经过多年改革实践,《2021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报告》显示:西宁市成为营商环境便利度提升最快的城市之一;《青海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2022)》发布:西宁营商环境整体便利度连续四年全省第一。西宁何以入榜全国营商环境改善进步最快城市?记者蹲点调研西宁机关单位、工业园区、企业,看西宁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实践。

  优化政策环境

  ——栽好“梧桐树”

  近年来,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弗迪电池有限公司、黄河鑫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鑫业”)等一大批企业落户西宁投资兴业,实施锂电、光伏、畜牧加工等重大产业项目,兴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投资热潮。

  “金凤凰”为何选择西宁?

  “青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很多助企发展的好政策。我们就是看中了西宁的营商环境。”从青海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公共关系经理李蓉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好政策是引“凤”栖宁的关键。

  “营商环境到底该怎么做,西宁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西宁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副局长周培信说,2019年西宁市首次参加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得分虽不理想,但通过和全国先进城市的对比,让他们认识到了差距,如何更进一步做好西宁市营商环境心里也有了谱。

  也是从这一年起,西宁市在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提升办理建筑许可便利度、优化政务服务、提升不动产登记便利度、提升绿色发展环境等18个方面出台《若干措施》,提出110条具体措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取消下放调整7批次、256项审批事项,精简幅度达74.9%,市级仅保留86项事项,成为西北乃至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会城市之一。

  一项项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改革举措陆续推出,让企业更真切地感受到西宁市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

  “在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西宁营商环境便利度提升20.45分,跃居营商环境便利度提升最快的城市之一,登记财产、获得电力等指标步入全国第一方阵,登记财产经验做法更是在全国得到推广。”周培信的话语中,折射出西宁优化营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2021年,西宁市大力建设“一把手”工程,推出“链长制”“包保制”等举措,畅通政府企业沟通渠道、营造亲商重商发展环境,对标对表一流营商环境,强力推动改革,以“西宁评议”政务服务评议平台等机制大力推进作风巡查,切实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这是我们评选出的‘十佳’案例,对全市各行业服务企业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优中选优。”周培信边说边翻阅手中的案例集册,这是2023年西宁市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典型案例征集评选工作时的集册,也是近几年西宁市优化营商环境成果的集中展示。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从优化营商环境“1+8”政策体系、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到创建“双满意”品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西宁市相继出台形成1.0、2.0、3.0版政策体系,推出300余项改革措施。一揽子惠企政策,一系列温暖贴心的举措,给市场主体注入发展信心。

天合光能(青海)新能源有限公司青海大基地组件车间集控检测系统。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供图

  做新时代“店小二”

  ——筑好“暖心巢”

  “去哪里开办企业,去哪个窗口办税,都有专人指导,特别贴心。”在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一楼大厅,来自四川的王女士,正在窗口提交开办企业的相关材料,园区优质的服务,让初到西宁的王女士既暖心又安心。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的感受最为直观。走进南川工业园区,青海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组件车间,工人有条不紊地操作着机器切割晶片,公司一期达产后,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

  “企业落户西宁满两年,两年内政府提供了很多服务,远远超出我们预期。”李蓉告诉记者,当初企业二期项目建设涉及拆迁,西宁市委和管委会党员干部,包联拆迁户,一个月内顺利完成相关拆迁任务,使得二期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西宁市深入落实包保服务,开展“一企一策 ”指导帮扶、协调要素、疏通堵点,着力稳住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行业企业生产,变“管理”为“服务”,主动对接企业协助解决问题,以“店小二”式的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增设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企业专线,完善专业知识库,集中受理分办企业相关诉求,通过现场答复、派发工单等方式办理。”周培信说,随着西宁市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创新工作不断深入推进,推动分散诉求接办渠道“多口归—”搭建涵盖电话、网络平台和媒体等多渠道一体化诉求受理管理平台,有效提升企业反映诉求便利度。

  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西宁自上而下千方百计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市场要素充分流动、优化配置。

  “全省首个智慧储能产业园落地南川工业园区,填补青海省新能源全产业链上储能设备制造项目的空白。”南川工业园区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杨超说,西宁市围绕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延伸光伏产业链,吸引更多企业落地西宁。

  深化简政放权

  ——打造“强磁场”

  “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办理好所有手续,真的太方便了!”在西宁市行政服务中心“网约车运输证”办理窗口,市民刘诚满脸笑意,他打算工作之余跑网约车,原本做好了要等十天半个月的准备,没想到带齐所有手续,只进一个门,一个窗口,不到一个小时,就办好了手续。

  交通城管科科长马红告诉记者,随着网约车的兴起,西宁办理网约车手续的市民大幅增加,半天时间她已经办理了二十多辆。然而,简称放权以前,办好“网约车运输证”,至少要花一周的时间。

  “网约车运输证”办理时间的压缩,只是西宁不断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便捷高效服务企业和群众的一个缩影。西宁市聚焦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因地制宜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切实为企业和群众办实事、增便利。

  如今,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内,将企业登记财产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企业获得用电、用气、用水时限分别压缩至15、10、8个工作日内,纳税人全年纳税时间压缩至82小时。

  临近中午,西宁市行政服务中心窗口,仍有不少市民在办理业务。“午休时间也能办理业务,太方便了!”前来办理二手房过户的市民张蕊,不到15分钟,就办好了从受理到交税等所有手续,便捷高效的服务让她十分感慨。

  西宁全面推行综窗模式和“中午不断档、周末不打烊”不间断服务,推出60余项“一件事一次办”特色服务,深入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全城通办”“一网通办”,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来回跑”问题。

  “围绕企业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目标,我们转作风提效能,减材料、减环节、优服务,做到让群众一件事一次办到位。”西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王海斌说。

  西宁市行政服务中心为企业设立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站服务,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开设帮办代办服务窗口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帮助协调解决事项办理过程中的“疑难杂症”;开设“各州市综合办事窗口”,兄弟市州高频事项纳入中心集中办理;设置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等主题综合服务窗口,实现集成高效审批。

  “开办企业全程有人服务,不到半天就能办好手续,企业办税服务更是暖心,‘西宁速度’就是又好又快!”西宁一家企业会计王静,来到国家税务总局西宁市城中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一进门直奔“智慧税务”区域,这里可提供人脸核验、移动办税、自助办税等非接触式智慧化涉税服务。

  “阿姨,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西宁市城中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副局长袁晓霞耐心询问道。王阿姨的子女不在身边,作为个体户,她独自前来办税。对智慧税务有些陌生的王阿姨,在袁晓霞“问诊式”的服务下,紧皱的眉头渐渐舒缓开来,走出大厅,脸上更是笑意融融。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经济发展的另一面就是城市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就像是城市的“吸引力法则”,好的营商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繁荣。开年以来,周培信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忙着前往各企业调研,走进企业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并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加大改革力度,计划制定出台优化营商环境4.0版政策体系,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西宁发展的“金字招牌”。

  【记者手记】见证奔跑的“西宁速度”

  从优化营商环境“1+8”政策体系、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创建“双满意”品牌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形成1.0、2.0、3.0版政策体系,到紧扣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积极谋划4.0版本,西宁营商环境的优化,一直奔跑在“最优”的路上。

  面对“经济总量依然偏小”的现实,西宁始终将良好的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不断向着更优更快的目标前进,以吸引更多经营体在西宁投资兴业。

  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先后成立6个工作专班,各部门“手拉手”,如火车般节节发力,形成合力推动营商环境优化。

  善于倾听企业发展的难点,也敢于直面难点。西宁市持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制约营商环境优化的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开展远程“不见面”开标和省内远程异地评标,实现全省评标专家、交易中心评标场所及监管设施等资源共享。牵头成立兰西城市群政务服务一体化联盟,市级195项、县区级1262项事项实现“区域通办”。

  简化审批手续,推广智能税收服务,提高行政服务效能。西宁不断提高营商环境的水平,以此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上下“拧成一股绳”,合力优化营商环境的背后,是西宁市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采访中,有企业负责人感慨:开办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申请变压器。按照在外地的申请经验,至少要等半年。没想到在西宁,从提交材料到选址建成,只花了79天,“西宁速度”着实让他惊喜,也更坚定了他在西宁“安家”的决心。

  一流的营商环境,才能汇聚先进的生产力,让我们共同期待西宁用营商环境的“强磁场”跑出发展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