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必须走进鲁沙尔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2-24 09:22    编辑:谢青玉         
杨司煜 摄

  2月21日,湟中,小雪,气温-13℃。

  行走在湟中区鲁沙尔镇的大街小巷间,不时传来喧天的锣鼓和欢快的社火声。

  果然是瑞雪兆丰年,社火闹新春!这不,距西宁市区23公里,位于湟中区鲁沙尔镇清泉路与929县道交会处的南门村社火耍得正欢!记者穿行在如同盘绕在山脉间飘带一样的公路上,远远地就听见锣鼓震天、看见彩旗招展、辗转腾挪的社火在远方绽放着铿锵身姿。

  陪同我们采访的鲁沙尔镇副镇长胡卓玛说,鲁沙尔镇南门村,是3米高跷踩出中国之最的地方。“特别热闹,今年鲁沙尔高跷上了河南春晚后,南门村也火了,每天不少群众慕名来到这里看彩排,今年这支鲁沙尔社火队光演员就有600多人呢!”

  600多人耍社火!这一不经意的话语,引起了记者的格外留意与好奇。这几年鲁沙尔镇发生了什么?600多人耍社火意味着什么?又说明了什么?

  走,必须走进鲁沙尔镇南门村。

  鲁沙尔社火经历了哪些变迁?

  上午9时,南门村街头寒风凛冽、小雪飞扬、人头攒动。在社火队总负责人李玉龙的带领下,鲁沙尔镇8个村的男女老少早早下了热炕头,准备耍社火去了。

  走进激情四射的社火表演广场,那是南门村村委会所在地。

  53岁的王卫和正津津有味地看着社火表演。说起社火,他感慨道:“不容易啊!我们的高跷去河南表演了,最近我们镇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很多人专门跑来看社火,说实话,现在耍社火感觉激动和骄傲!”

  在南门村村民眼里,这支由农民自发组织的600人的社火队伴随国家经济社会变迁,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

  “我从小就耍社火,10岁的时候也是踩高跷,那时候条件不好,道具服装都是村里人自己做,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多彩。”50岁的舞狮队队长咸文广说,他从小就看爷爷一辈人耍社火,那会儿表演非常单调,人也没有现在这么多。

  “后面大家生活条件好了,村民开上手扶拖拉机把演员拉到宽阔的麦场上开始耍。”咸文广说,鲁沙尔社火队的表演条件随着时代变迁也在更新换代:手扶拖拉机、手工道具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专业音响、话筒、小轿车陆续登场,参与耍社火的村民也由十几个人发展到上百人,这说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只有生活好了,人们才愿意耍社火。

  锣鼓敲起来、红绸飘起来、高跷踩起来、秧歌扭起来……每年正月十二、十四、十五、十六,是鲁沙尔社火的高光时刻。

  鲁沙尔高跷为何被杨丽萍看中?

  最有看点的仍属鲁沙尔高跷。李玉龙说,鲁沙尔高跷能被杨丽萍老师看中,能上河南春晚主要是因为我们跷身高、演员多、表演生动、变化丰富,这一系列特点正契合《龙舞》编排团队的需要。去年,总导演杨丽萍从快手、抖音等平台看到湟中社火表演的视频后,没过多久就联系到了李玉龙。

  湟中区文联主席李玉寿说,鲁沙尔高跷拥有高、悬、巧、奇的特点,《龙舞》中借助高跷把高高在上、直上云天的龙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节目的火爆得益于节目组的创新编排,也契合甲辰龙年春节的氛围。”

  的确,看了鲁沙尔高跷,你就会知道,年纪轻轻的高跷演员能够被大家追捧不是没有理由的。

  600多年历史沉淀的凄美表演,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2米多的高跷上娓娓道来,饱满的感情从自然连贯的动作和神情中流淌出来,高跷本身的线条及演员的动作之美可以从中窥见。

  35岁的霍生军是鲁沙尔高跷队中年龄最大的演员,也是附近一带有名的高跷演员。他说,我们的角色非常丰富,但领头的是固定的“老牛角”和“王妈”,还有历史人物和戏曲人物,也有叫不上名的花旦或丑角。“角色都是根据我们的面相和气质决定,每一年都不太一样,我们这儿的娃娃们很喜欢,自己模仿、自己练习,就盼着正月里扭给大家看。”

  鲁沙尔高跷经久不衰,演员人数不断增加,一代代不断流传,而且花样翻新,演技不断提高——这就是坚持的力量。

  非遗传承需要更多年轻人接力

  除了社火总领队这个头衔,李玉龙还有一个身份——鲁沙尔镇一家饭店的负责人。在采访中,他坦言,村里玩社火的经费主要来自村民自筹,靠镇上老板资助,镇上村上资助一些。如今经费制约着社火演出和传承社火文化。他认为,时代在变,耍社火既要起到增加“年味”的作用,也要传承和发展下去。

  他说,现在上了年纪的演员不能踩高跷了,懂得穿戴、戏份、化妆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高跷人才青黄不接,久而久之,社火文化传承也会受到影响。

  王卫和是湟中区一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从小在鲁沙尔社火表演中装扮过的角色多得自己都记不清了。“过去很多年轻人觉得社火‘土里土气’,对于一些历史故事的演绎完全看不懂,感觉非常无聊。”王卫和给很多年轻人说学习社火表演时,他们内心非常抗拒。

  自从鲁沙尔高跷上了河南春晚后,很多年轻人来学习高跷。“我在电视上看到了鲁沙尔高跷表演,想不到这么壮观!”与这几位年轻人一样,很多人以前都不理解非遗,甚至抗拒非遗,造成非遗传人青黄不接。

  “传统文化既要留住自己的根,也要根据时代进行改革和创新。”我省著名学者、民俗专家井石说。

  西宁市优秀社火集中巡游总导演、西宁市文化馆业务综合办公室主任清木措表示,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非遗,从去年以来,非遗走进了校园,传承者通过讲座、展演、邀请学生体验等形式,激发更多年轻人的兴趣。

  记者手记:

  今年最深刻的年味就是冒雪去湟中鲁沙尔看社火。冷风呼啸、寒风刺骨,在演员冻红的脸蛋上,记者看到了他们的热爱和坚守。正是他们,才让我们看到了如此高妙的高跷艺术,感受到了年味满满的龙年。采访中,很多专家学者也为保护传承非遗纷纷建言献策,不管怎么说,锣鼓一响,年味来了!李玉龙说,通过社火凝聚人心,不仅提振农民群众的干事热情,更为广大的老百姓展现了一系列丰盛的文化大餐。

  言及此,我们见到了走来的南门村党支部书记王志贵,他说,这几年村里发展快,年年都有新变化,通过耍社火,村里人的信心和干劲一下子调动起来了!耍了几天的社火,既能让村里的社火文化“名片”走了出去,还能吸引游客到村里观光旅游。

  多好!一切都在向好发展。

  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锣鼓声仿佛阵阵春雷回响在鲁沙尔。“社火一耍完我就去打工了!”“今年我又流转了一些地,准备扩大种植!”“我的饭店去年生意好转,元宵节后我打算开门好好营业喽……”锣鼓为号开启新的一年,热热闹闹的社火里,他们都在等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