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只太平鸟造访大通县城

来源:西宁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2-06 11:31    编辑:赵婕         
阿贵仁/摄

  梳着“大背头”,画着黑色眼影,唱着轻柔悦耳的“歌”……近日,数百只外形独特的鸟儿造访大通县城,它们时而结群低空飞翔,时而降落在人行道两旁的树上觅食,这一幕恰好被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了下来。

  据了解,这种造型独特的鸟儿,是雀形目太平鸟科鸟类,是我国传统的观赏鸟类,外形体态优美,叫声轻柔悦耳,羽毛非常漂亮,翅羽上的小蜡状斑独特绚烂,当它们在树枝上栖息时,冠羽随风竖立,十分引人注目。它不但外观漂亮,而且寓意吉祥太平,所以称之为太平鸟。

  “太平鸟流动性很大,被人们认为是锦衣凤冠祥瑞鸟,不光是在大通县城,在西宁市区很多地方每年都有大量太平鸟‘作客’。”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会长王舰艇介绍。

  近年来,大通县不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升全县人民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积极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营造爱护野生动植物的良好氛围,使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观念深入人心。

  随着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大通县北川河河段水域内分布的鸟类也逐渐增多,已有赤麻鸭、绿头鸭、斑嘴鸭、普通秋沙鸭、水鹨、红尾水鸲、河乌、白鹡鸰、赤颈鸫、白顶溪鸲、普通鸬鹚、牛背鹭、小鷿鷈、池鹭等鸟类栖息繁衍,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秀丽的公园,清澈的河水,可爱的水鸟,我们也会自觉地保护环境,守护这些可爱的‘邻居’。”市民王宇啸说道。

  为提高公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大通县利用“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宣传野生动植物基础知识和法律法规,积极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鼓励群众投身到保护野生动植物行列中,为保护家乡生态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