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秸秆变身记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9-22 12:51    编辑:赵晶         
村民们正忙着在田间粉碎玉米秸秆。石延寿 摄

  进入9月,地处青海东部门户的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拉开秋收大幕。走进民和县大庄乡台集村,记者在一处广场上看到,秸秆粉碎机、秸秆打包机一字摆开,送入粉碎机进料口的整株玉米秸秆伴随着轰鸣的机器声,瞬间变成碎屑。碎屑被送进打包机经打捆裹塑后,运送到农户牛棚前的空地上存放。

  “打包机效率高,日均能打包300捆。”在现场,台集村党支部书记海彦忠一边忙着指挥生产,一边指着运转的打包机说,这台打包机已成为台集村村民秸秆青贮的好帮手。

  台集村地处干旱山区,山大沟深,十年九旱,广种薄收。自民和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以来,台集村大力发展全膜玉米,全村126.7公顷耕地中,全膜玉米种植面积占到70%以上,通过青贮、黄贮方式,用好玉米秸秆资源,带动了全村养殖业的发展。

  海彦忠介绍,依托玉米秸秆资源发展牛羊养殖,是台集村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支撑,也是当前发展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全村现有90余户农户基本从事牛羊养殖,牛羊存栏量达3000余头(只),其中,100只规模的养羊大户有4家,10头以上规模的养牛大户有4家。

  海彦忠作为村里的“领头雁”,有着多年的养殖经验。走进海彦忠家的牛棚,八九头体壮膘肥的牛正悠闲地咀嚼着料槽内青贮秸秆碎屑。牛棚前的空地上,整齐码放着青贮饲料包。“这些青贮包是今天上午刚打的,每个包重50千克左右,是准备过冬的青贮料。”

  海彦忠说,台集村是一个有着养殖传统的山村,好多村民靠养殖牛羊过上了好日子。如今,全村在保证玉米种植的同时,利用秸秆作饲料,发展牛羊养殖产业,形成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良性产业循环。

  台集村的秸秆青贮是民和县“粮改饲”秸秆青贮工作的一个缩影。民和县4.42万公顷耕地中,六成以上在干旱浅山地区。2008年以来,伴随着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民和县在广种薄收的干旱山地里,不仅种出了丰富的秸秆,也种出了村民的幸福生活。

  面对年产近百万吨的秸秆资源,民和县提出了农牧联动、草畜结合的发展新思路,加速秸秆转化利用,并在多年的实践中成功走出了一条以农带牧、以牧促农、联动发展的“民和模式”,让曾经一烧了之的玉米秸秆成为山区农民的“致富草”,也成为养殖企业、合作社、大户的抢手货。

  今年,民和县全膜玉米推广面积达到2万公顷。眼下,漫山遍野的“青纱帐”正孕育着今秋的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