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文化购好物 非遗购物节火热开市

来源:西海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6-11 10:00    编辑:李娜         
青海皮影展示

  听非遗里的青海故事

  6月10日至12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青海主会场活动在西宁市中心广场举办。

  活动现场设立了“青海美味”“青海手造”“工坊风采”“茶和青海”“文物文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成果展”六大展区,来自我省的180名非遗传承人带着精美非遗产品亮相非遗购物节,打造了沉浸式消费场景。

  10日9时,非遗购物节火热开市,从各地赶来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将巧手制作的作品摆上展位。展位一侧的皮影戏班搭起影台,架起锣鼓,伴随着激昂有力的唱腔,一场精彩的皮影大戏即将拉开帷幕。

  在各展位,热贡艺术、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玉树藏茶炮制技艺、河湟皮影、青绣、黄南藏戏、贵德花花制作技艺、藏医药疗法等传统美术、技艺、医药、民俗暨饮食类非遗项目集中亮相,为市民全景呈现青海非遗之美。

  来自天津的游客曹彬正在为家人选购青海礼物,在展位前,他拿出手机拍摄着青绣荷包、热贡艺术文创产品等每一件手工艺制品的制作过程。

  “能看到青海这些非遗技艺的制作过程很难得,我也想拍给家人看看。” 曹彬告诉记者,青海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地方,看了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色美食、产品,让他感受到青海是一个多元文化荟萃的地方。

互助青稞酒展示 祁晓军 图

  看手造里的青海风采

  青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区”,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青海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各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一代代非遗手艺人的坚守、探索中,这些岁月沉淀下的非遗讲述着青海人的故事。当更多的90后、00后成为新生代非遗传承人,老手艺有了更多大众喜爱的文创产品,传统的文化记忆重回现代生活。

  柳晴雯是湟中堆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柳晴雯组建堆绣创意研发团队,研发出120件以堆绣为元素的文创产品。从开通网上销售渠道,到结合自媒体平台推广堆绣制作技艺……柳晴雯正在尝试用新的营销方式,让非遗“活”起来。

  贵南藏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仁欠卓玛和母亲日毛吉带着20多幅作品来参加非遗购物节。仁欠卓玛说,非遗购物节活动非常有意义。青海非遗门类众多、丰富多彩,但是每个群体的力量是有限的。非遗购物节有助于让各个传承群体团结融合起来,让更多人看到青海各地非遗保护发展的新面貌。

  一件件青绣也勾起了市民的乡愁,市民在众多产品中挑选喜欢的款式。“平时很难买到这么好看的荷包,我挑了好几个。”市民陈云珍拿着挑选好的荷包说。现场展示的青绣作品不仅样式新颖,也让她想起了小时候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刺绣的场景。

  尝舌尖上的青海味道

  活动现场,尚尤则柔、格萨尔史诗说唱、土族婚礼歌以及花儿等非遗项目展演让市民大饱眼福。“好看、好听,今天的活动让我们集中了解了青海非遗的精华。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办几次。”市民王成忠告诉记者,一大早他就和家人到广场看展演,一家人兵分两路,妻子和女儿正在舞台前观看精彩演出,他带着儿子在工艺展示区欣赏传承人精湛的传统手工技艺。在他看来,让下一代年轻人了解并喜爱上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的必经之路。

  购物节现场,人气最旺的莫过于青海各地的传统美食。青海特色甜品酥合丸、平安月饼、湟源酿皮、门源奶皮等美食展位前,市民排起长队。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高波表示,近年来,青海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文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非遗四级名录体系基本建立,保护传承能力不断提高,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效显著。

  此次活动不仅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展示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

  我省各地将通过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系列活动,坚持非遗赋能、助企纾困、激发文旅市场回暖,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现代化新青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