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绣,让“指尖技艺”带来“指尖经济”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4-04 09:42    编辑:许娜         

  

  绣娘正在学习刺绣。栾雨嘉 洪玉杰 贵组宣 摄

  “这一幅蝴蝶的图案,我们要先从图案的中心点,蝴蝶的肚子这个部分开始绣,然后再慢慢绣蝴蝶两边的翅膀、胡须……”3月28日,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阴镇举办的青绣培训班里,培训老师尕藏措一边在教室黑板上绘画图案讲解着青绣的理论知识,另一边在精心指导着学员们实际操作中的一针一线。

  走进青绣班,极具民族特色的青绣作品映入眼帘。有色彩鲜艳的石榴包,有灵动鲜活的十二生肖,还有各种吉祥喜庆的绣禾、鞋垫等数百件大大小小的青绣作品琳琅满目、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一针一线尽显青绣作品的独特韵味。

  “大家看,我们在布料选择上选择的是传统的粗麻布,用不同的颜色互相搭配起来,黄色代表炎黄子孙,绿色代表绿水青山。造型选择了石榴,象征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拉绳的结扣选择了中国结,寓意各民族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尕藏措向前来参加培训的妇女们讲解石榴包的内涵寓意。

  只见培训现场,全镇80名妇女齐聚一堂,尕藏措从“青绣”图案设计、绘图、配色、面料选择方面进行讲解,同时还为学员们讲解了平绣、围针绣、绲边绣针法实操等技能。尕藏措将自身掌握的青绣技艺向绣娘们倾囊相授,她们一边聊着家常,一边根据讲解进行实际操作和训练认真学习,现场不时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

  通过老师30天的精心授课,绣娘们经过刻苦学习,逐步掌握了“青绣”的基本技艺,全部顺利结业。

  “这次培训班的学员来自汉、藏、回、土等多个民族,经过30余天不同民族技艺的相互碰撞、相融互学,大家的绣技得到了快速提高。班上有一位叫卡毛加的学员,她是从常牧镇通过易地搬迁入住到河阴镇德吉家园小区的少数民族,曾学过少数民族传统青绣,培训班上她积极帮助各位学员提升技艺,她最大的希望是带动身边的伙伴们把青绣发扬光大,带动各族群众致富增收。”尕藏措说。

  一位名叫袁鹤的妇女信心满满:“这个手提包是我这几天绣的。刚开始的时候一点都不会,我也是第一次接触绲边绣针法,但经过几天的培训我学会了这项技能,我感到很高兴。经过这次培训,虽然我们绣得还不错,但是我们的绣品还需要不断创新,在保留传统的针法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接下来,我们应该运用市场化思维发展壮大青绣产业,以此提高销量、增加收入,让日子越过越好。”

  青绣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瑰宝。为发展民族地方经济,推动全镇青绣产业加快发展,让当地绣娘用勤劳双手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技艺、绣出美好生活,河阴镇积极探索“文化传承、居家就业、增收致富”的青绣产业发展新路径,引导更多妇女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青绣文化,将青绣技艺融入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指尖上的经济,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我们举办这次培训班的目的,就是希望将河阴镇的青绣这个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发扬下去,将青绣这个产业发展起来,从而培养更多绣娘,带动更多妇女靠勤劳双手增收致富。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后期还将举办四至五期的集中培训,同时,我们将争取项目支持,将绣娘的作品交给青海青居陈文化传媒进行统一收购。”河阴镇党委书记张国鹏说,“接着,还会通过公司把订单产品交给参加培训的学员来完成,以‘公司+妇联+绣娘’的订单式模式,增加她们的家庭收入,把‘指尖技艺’更好转化为‘指尖经济’,并持续将青绣这个产业发展成为河阴镇上的一个主导产业,为乡村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促进民族地区文化繁荣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