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促发展·青海在行动】“让拉面产业成为带动‘青货出青’的抓手”
——青海佰客基以“三个融合”助力青海拉面提档升级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3-08 09:28    编辑:张启杰         

车间员工正在检查速食面包装。

  春风和畅,干劲正足。

  2月23日,走进位于海东河湟新区的青海佰客基食品研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面香扑面而来。车间里,各条生产线不停运转,鲜嫩的羊肉被手工穿制成串并真空打包,一盒盒青海拉面速食面源源不断从生产线输出,工人在各自岗位上有条不紊忙碌着。

  “日月山”“青海湖”“塔尔寺”……在青海拉面速食面的包装盒上,除产品基本信息和一碗看起来“色、香、味”俱全的牛肉面图片之外,还有很多青海的景区景点名称及着重介绍民和喇家遗址4000年前“第一碗面”的出土故事。

  “这是我们今后主推的一款拉面速食产品,共有藤椒、酸菜、麻辣等六种口味。其中有一款青稞面富含高原特色,特别受市场和消费者的欢迎。”青海佰客基食品研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丽萍介绍:“研制这款速食面的初衷,就是要打造出一个‘让顾客可以带回家的青海拉面馆’。”

  青海拉面,一个说起来就“津津有味”的朝阳产业,现在已是全省乡村振兴产业中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

  30多年来,青海拉面人以“一碗面”在全国闯出了一番天地。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2.98万家青海拉面店遍布在337个城市及18个国家和地区,从业人数达18.9万人,年产值达150亿元,年利润近60亿元。

  站在青海拉面产业提档升级的关键路口,如何才能让青海拉面走上规范化、品牌化的道路?瞄准市场需求,紧抓“互联网+”飞速发展时机,2017年,马丽萍创建青海佰客基食品研发有限责任公司,一个让“一碗面”“触网”升级、飞上云端的中国拉面网(青海拉面数字化平台)应运而生。

  据介绍,在中国拉面网上,大到灶台、食材和各类调味品,小到牙签、围裙等,所有开店物资都可在网站实现一站式备齐。网站还提供技能培训和政策、法律、就业等咨询服务。从2017年至今,中国拉面网已帮助6000多名面匠和炒匠在全国28个城市实现了就业。通过网站还打造了“拉面商学院”,每年为全国各地的拉面人至少提供10期以上的直播培训。

  “中国拉面网平均日营业额达到3万元,其中购买最多的就是拉面相关食材,包括牛肉、辣椒面、辣椒油、酸菜等产品。从线上的销售数据可以清晰看到线下的生产方向,今年我们对公司车间进行了整体升级改造,包括车间布局、机械设备、生产团队等。此外,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产品和销售理念也进行了优化调整。”马丽萍说。

  马丽萍表示:“我们将通过平台聚合展示更多青海特色产品,打造‘三店合一’样本店,即拉面店、青海特产展示店、大美青海宣传店。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打通供应链,鼓励拉面产业带动更多家乡特色产业走出去。”

  提起今年的发展规划,马丽萍觉得干劲满满。

  “2022年,我们公司联合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团队,就拉面食材预制品研发及生产开展合作,针对提高青稞速食面的青稞含量、通过自然添加延长食品保质期、增加高原特色产品的保质期等进行研究,以便实现拉面食材的规模化、标准化、便捷化供应,建立从源头到餐桌的拉面特色产业链。”马丽萍介绍说。

  在她看来,于青海拉面而言,最大的痛点难点就是缺少前端产品研发。这次公司与青海大学合作虽然才刚起步,但这是青海拉面行业整体提档升级的一大步,是一次行业革命的开始。

  通过与专业团队合作,该公司3月将能推出保质期更长的牛羊肉熟食和辣椒油,6月将推出青稞含量达到30%的速食面,9月推出酥合丸、八宝饭等撒拉族非遗饮食……源源不断研发推出家乡特色产品,确保产量跟得上,才能带动更多“青货出青”。

  “企业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完全打通与其他产业的连接,缺乏专业研发和生产团队。但参加了全省企业家座谈会后让我备受鼓舞,也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1月28日,参加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助企暖企春风行动”企业家座谈会后,马丽萍感慨颇多。她说:“青海拉面会乘着政策支持和保障的东风,加快拓市场、抢订单,并持续在乡村振兴、助力拉面品牌建设等方面诠释责任与担当,推动拉面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着眼未来,我们将打造一个集产品流、物流、供应流、信息流于一体的一个拉面产业生态圈。”在马丽萍的拉面产业理想国里,青海佰客基食品研发有限责任公司将以带动整个青海拉面行业提档升级为目标,不断拓展市场,延伸产业链条,让拉面产业成为带动“青货出青”的抓手,助力青海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通过产业融合促进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