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野生动物打造“能居住、爱活动”的乐园

来源: 西宁晚报       作者:师晓琼    发布时间: 2022-12-17 10:14    编辑: 孔令磊         

雪豹。鲍永清 摄

  冬季的祁连山苍凉斑驳,天地间都是一片萧瑟的景象,一场声势浩大的转场行动正在这里进行,上千只岩羊在高山之间奋力奔跑,或跳跃,或驻足……近年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修复与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雪豹、荒漠猫、兔狲等野生动物种类数量持续增加,祁连山生物多样性的高原特征更加凸显。

  为打造好野生动物“能居住、爱活动”的生态环境,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通过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有力改善祁连山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区域内水源涵养功能明显增强,冻土稳定性不断提升,与试点前相比,植被面积增加51.27平方公里,三分之二以上植被呈总体改善趋势,植被初级生产力提升12.67%,生态系统固碳释氧量增加7.7%,植被生态质量指数提升7.3%,地表水水质总体呈二类以上,生态环境呈现新面貌。建成40个高标准管护站,划定2339个巡护网格,覆盖了国家公园及周边区域2.6万平方公里,保护管理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拆除网围栏77公里,有效联通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体系进入新模式。

  同时,在全国率先追踪雪豹、荒漠猫、黑颈鹤等旗舰物种,填补了我国在雪豹、荒漠猫活动范围、迁徙路线等方面的研究空白,救助雪豹“凌蛰”并佩戴卫星项圈后放归,实现了国内首个野外救护与科研监测相结合的典型案例,为大型食肉动物共存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揭示了祁连山国家公园黑颈鹤迁徙路线、繁殖策略等科学规律;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科学研究实现新突破。

  3678.9平方米的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是一座真正建在公园内的生命救助站,有效补充了就地保护,提升了野生动物救护能力,为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繁育提供了优质的基础条件,8月份建成运行以来,已成功救护34只野生动物,放归7只,保护措施增加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