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正在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

来源: 西宁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6-08 11:45    编辑: 朱月琴         

  走进青海,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美,探秘生态文明建设最直观的典范之作:

  斑头雁在湖边湿地翱翔,普氏原羚三五成群,跳跃奔跑,一望无际的草场上藏野驴悠然踱步,野牦牛慵懒觅食。

  漫步在草丛中的荒漠猫,行走在树丛中的雪豹,步履悠闲的黑颈鹤,五只雪豹同框,六只兔狲同框等罕见画面轮番上演。

  三江源、祁连山、环青海湖地区等重要生态板块,拥有代表性的藏羚、雪豹、普氏原羚等本土物种数量增长趋势明显……

  四季轮回间,青海大地的“野生动物园”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真实地还原了大美青海的瑰丽斑斓,再现了各种高原动物精灵的缤纷面貌。

  “要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全力推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青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把坚持生态优先作为第一抉择,坚决扛起生态保护重大政治责任,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探索积累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随着生态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我省已成为野生动物的“快乐天堂”。

  这里是高原物种基因库

  国宝“六不像”来到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做客;西藏棕熊、野牦牛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哈拉湖附近肆意奔跑;青海湖首次监测到灰椋鸟;“雪山之王”雪豹足迹遍及全省六州两市……

  在青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传出关于珍稀野生动物的消息,是什么原因让它们频频“亮相”?

  “我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复杂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气候,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物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出现,彰显了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专家表示。

  青海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也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与物种宝库。近年来,通过统筹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优化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高质量建设国家公园、全面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形成全方位系统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格局。

  据悉,目前,我省普氏原羚数量由原来的不足300只增加到了2800只、藏羚数量增加到7万余只。全省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605种,无脊椎动物蝶类18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37种,二级保护动物105种。

  人与自然在这里和谐共生

  在青海,时常能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蔚蓝的天空下,绿草茵茵,草原上点缀着盛开的小野花,远处波光粼粼的湖面散发着光芒,这里是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尔盖地区。

  对于从小在这里长大的李士桢来说,保护生态,保护野生动物,与野生动物和谐共生,已成为他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事十多年普氏原羚保护工作的李士桢,对这一带普氏原羚的情况了如指掌。他说,“在这里,被称为‘高原芭蕾舞者’的普氏原羚一共有5个种群,通过多年的保护,现在5个种群的普氏原羚个体数量都有所增长,每一个种群中普氏原羚数量达三四百只。”

  在青海,救助野生动物的感人事迹时有发生: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平时喜爱野生动物的更尕,自从当上生态管护员后,肩上多了一份责任,他将一只受伤的黑颈鹤接到家里,喂养了6个多月,直至这只黑颈鹤身体康复,才放归野外。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警方成功救助红隼和鵟两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海东市平安区群众救助两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狗獾,放归大自然……

  得益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和人们环保意识持续增强,青海野生动物频频出现,种类越来越多,与人类悄然做着“邻居”。

  “你这会看不到呢,要等到16点左右,天气不是很热的时候,有一群岩羊会下山。”在西宁市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看到记者拿起相机,想要找寻野生动物的踪迹时,从小居住在这里的陈财顺便说。

  到处呈现绿水青山美丽画卷

  这里既有高原的博大、大漠的广袤,也有河谷的富庶和水乡的旖旎。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我省正凭生态之名登上国际发展的舞台,绿水青山,风华正茂。

  可可西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首届国家公园论坛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为根本遵循发布“西宁共识”,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形成重要成果。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以上,河流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到100%,均在全国领先。

  区域生态功能不断优化,水源涵养地作用更加凸显,湿地面积稳居全国首位,国土绿化新增林地面积1800多万亩,高寒草地修复成效突出,高原生物种质资源稳定保有……

  今天的青海,向世人呈现出一幅海晏河清、碧草连天、生机勃勃的大美画卷。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已经从每个青海人内心的渴望,转化为行动的自觉。

  多种动物首次出现在西宁

  2020年1月7日,西宁周边首次捕捉到雪豹的踪迹。

  2021年4月,17只白额雁首次造访西宁。

  2022年1月,消失30年的中华秋沙鸭在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北川河片区出现。

  近日,荒漠猫首次在地处西宁闹市区的西宁植物园被红外相机拍摄到……

  近年来,野生动物频频出现,走进西宁人的视野,离不开西宁多年来以“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努力付出。

  “西宁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推动建设‘三生’共融、水城共融、蓝绿共融的美丽大西宁,野生动物频频出现可以说是必然结果。”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连新明表示。

  随着与野生动物“不期而遇”的可能性不断增加,西宁人已经在慢慢学会与它们和谐相处,从一开始的惊喜、围观,到护而不扰、自然引导。(樊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