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GDP突破1500亿

来源: 西宁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1-21 10:27    编辑: 成忱         

  ●GDP达到1548.8亿元,增长8.1%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3.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4% ●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较上年增长32.4%

   这是一份令人振奋、备受鼓舞的亮眼答卷:

  2021年,GDP突破1500亿,达到1548.8亿元,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对全省贡献率达60%;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50亿,达到153.9亿元,迈上了新台阶;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4%,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

  西宁经济运行呈现一季度高开高走、上半年半程精彩,前三季度顶压企稳、全年圆满收官的态势。

  ……

  这一份亮眼答卷,来之不易。

  去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高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稳中加固、进中向好,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经济恢复的韧劲进一步增强。实现了“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让“省会隆起、全省受益”的发展势头更加强劲,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发展气场更加浓厚。

  厚植高质量发展基础显成效

  “GDP突破1500亿,同比增长8.1%,在疫情防控、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形势下,数字来之不易,更难能可贵。”市统计局负责人分析说。

  去年面对输入性疫情严峻形势,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同舟共济、众志成城,顶风冒雪完成三轮近500万人次核酸检测,在一个潜伏期内有效控制住疫情,以实际行动落实了省委“三个决不能”要求,被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青海工作组评为疫情防控“西北典范”。

  在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恢复生产成为我市的主要任务之一。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各园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快马加鞭投入生产!

  南川工业园区,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机器轰鸣,1100台单晶炉正在运转,600余名工人在车间内开足马力保生产、赶进度;甘河工业园区,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订单已排到明年,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生产;东川工业园区,亚洲硅业开足马力生产……

  同时,投资、消费作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在持续回升。

  2021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3%,领跑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2.5亿元,较上年增长32.4%,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1.8%。

  市统计局负责人分析,这份答卷表明,我市厚植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取得实效。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统一思想,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结果;是建立创新机制体制,勇于自我超越、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实现“突围”的结果。去年我市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优化营商环境“一把手工程”,全面推行“包保制”“链长制”,出台损害营商环境行为责任追究办法、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等300余项改革措施,营商环境更趋优化。

  通过实施,包保服务卓有成效,包保企业产值同比增长49%,反馈问题化解率达到90%以上,企业的难事急事得到快速解决。工业领域单体投资最大的高景直拉单晶硅棒项目从开工到试产仅用93天,彰显了“西宁效率”“高景速度”。13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10亿元、开复工率96%,创近年最好水平。我市成为营商环境便利度提升最快的城市之一。

  加强作风建设、创新机制体制等一系列措施,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西宁经济稳步恢复的态势进一步加固,正以矫健的姿态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

  这是一组亮眼的工业发展数字:2021年,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4%,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挥了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作用。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完成省外到位资金198.2亿元,实现年度目标188亿元的105.4%。

  青海弗迪年产10GWh刀片电池、泰丰先行高能密度锂电材料智能制造基地、鑫东恒锂电池配套顶盖及壳体、青海高景年产50GW单晶硅棒、阿特斯年产10GW直拉单晶硅棒、中国建材集团西宁万吨级碳纤维生产基地、卓尔智城医养小镇、微医集团互联网医院、西安中水数易西北水利生态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落户西宁,全国首个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建成投产。

  走进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各大企业厂房林立,一条条流水线上,国内领先的动力电池用电解铜箔在这里诞生;国内先进的新能源材料和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横空出世;如同头发丝般纤细、只有245微米的玻璃纤维跃然而生。去年新能源、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均保持50%左右的高速增长,我市向打造光伏、锂电、化工新材料和有色合金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进发。

  2021年,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热气腾腾、频结硕果。“领导挂帅、高位推动,是我市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的重要手段。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招商、各级政府部门和园区对接广东、福建、长三角等地区企业169家,通过全面开展专班招商、精准招商、错位招商和择优招商,36个延链补链强链项目落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

  一份有温度成绩单:城市功能品质稳步提升

  去年,西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1%;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0天,优良率为90.4%,连续6年领跑西北省会城市;

  海湖路跨线桥、群星路下穿等项目建成投用,完成五一路、八一路等综合整治,开建6座人行天桥,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改造老旧小区住房3.6万余套,多层住宅加装电梯100部。

  ……

  这张来之不易的成绩单,不仅彰显了“如何发展”的质量,更体现了“为谁发展”的温度。

  我市积极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去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3.8亿元,同比增长4.5%,重点支持城市管网、污水处理、湟水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大气污染防治、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及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等项目实施,高原“绿谷”“洁净”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去年我市还捧回了一系列荣誉:2021年12月30日,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瞭望智库共同主办的2021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北京举办,我市再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另外,我市还获得“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国字号荣誉……

  这份沉甸甸的答卷,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十四五”开局之年,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取得新成效,经济社会发展获得突破性进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今年我市将继续以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姿态迈向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