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观察】美丽宜人的牧人家园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1-10 10:02    编辑: 马燕燕         

  阿尼玛卿山生态环境宜人。玛沁县委宣传部供图

  玛沁县,属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系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核心腹地,平均海拔4200米。生活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与大自然如水乳交融、浑然一体,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对于保护三江源生态核心区生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玛沁县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旨在打造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草原风光,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

  牧民庭院换新颜

  隆冬时节,记者来到玛沁县大武镇尼玛龙村。远远望去,坐落在山坡上的牧户人家,与雪山草地融为一体,如一幅洁净静谧、优美宜人的雪域高原田园风光图,正应了那句“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古诗。

  “别看现在是这样,以前道路两边都是塑料瓶、玻璃碎片和生活垃圾,这些年人们对生态保护懂得多了,这样的情况就变少了。”尼玛龙村的牧民才桑高兴地说。

  2019年,玛沁县推行“十化”党建模式——党建工作制度化、大众化、地域化、通俗化、生产化、生活化、精准化、具体化、时代化、实效化的10项具体措施。在乡镇、村两级成立由当地干部群众共同组成的环境保护和卫生评估专项工作组,促进农牧区卫生健康和环境保护“两手抓”,全面掀起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整治热潮。

  来到尼玛龙村,眼前窗明几净的村民住房,与记者刻板印象中的“游牧人家”有些不同。村民说:“这两年,村里环境面貌变化最大。”来到桑吉卓玛的家,穿着亮丽的女主人热情地迎接了我们。走进庭院,地面上干净整洁,客厅里家具摆放规整,柜子里的杯碗闪着亮光,一面鲜艳的流动卫生红旗挂在墙上显眼的位置。“我们家门口都放着专用垃圾袋,村里有定时来家门口清运的垃圾转运车,我们到时候把垃圾投进斗里就行了。”

  “以前,牧户的庭院地上随处是粪土,堆满了木材、铁皮和各种杂物,也没有起床叠被褥的习惯,吃个早饭就出去放羊了,对于个人卫生和居家环境不太讲究。”大武镇镇长卓玛说道。

  两年来,和桑吉卓玛家一样,玛沁县许多牧民居住的面貌都已焕然一新,眼看生活的庭院更美了,牧民们都露出幸福的笑容。

  引领群众树新风

  近年来,为了有效激发群众在环境整治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当地居民主体作用,让创造优美生活环境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玛沁县开展了家庭、院落及个人卫生评比表彰活动。通过每月发放流动红旗、照片公示等方式,一方面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形成相互学习、互相促进的浓厚氛围,并对环境卫生脏乱差的死角进行曝光,卫生意识较差的牧民群众偶尔在邻里乡亲面前“脸红”一次,督促群众自觉做好环境卫生工作。

  桑吉卓玛家以往的生活习惯就在那段时间改变了,“家里打扫次数多,干净敞亮不少,大人和孩子都养成了勤洗手的习惯,生活里讲卫生,人和牛羊都少生病。”桑吉卓玛感慨地说。

  走进同村的扎西龙周家,燃料房、车库、仓库一应俱全,里面各类生活生产用具放置整齐、井井有条,畜棚内数个排气扇正在运行。今天是定点日,扎西龙周早早将牛粪用车运至指定地点,待风干后进行分装,最后整齐堆叠在仓库中,用作过冬的燃料。开始时扎西龙周并不适应,经过几个月的坚持,他养成了习惯,成为了村里的环境卫生“优等牧户”之一。

  环境整治工作的成效关键在群众。考虑到牧户居住分散,玛沁县各乡镇纷纷成立妇女环保小组、马背宣传队、摩托车宣讲队等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小组,经常上门为牧户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卫生健康宣传工作。

  “我们养了多年的牲畜,如果因误食了自己随手丢弃的垃圾而死亡,那多么痛心啊,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我们的牲畜……”工作人员走村串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举例子、讲道理,反复阐述政策,让村民们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大家纷纷自觉行动了起来。

  全域整治在行动

  经过党员干部持续工作,玛沁县各乡镇转变了群众“各家自扫门前雪”的思想,充分调动牧民参与的积极性,形成牧民主动维持村容卫生保护环境的行动自觉,不仅对各个村镇区域内的环境卫生进行定期治理,还发动群众清理县域垃圾,确保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并驾齐驱。

  “现在我们的牧民已经形成了主动清理垃圾的习惯,如果遇到一个人无法解决的情况,他还可以拍照上传,我们通过‘十化’党建模式,召集人过来一起行动,就把环境整治了!”大武镇镇长卓玛说。

  在玛沁县“十化”党建模式的作用下,环境整治已成为当地各族干部群众日常工作中一项常态化内容。现如今,行走在玛沁经常能看见——

  巍峨磅礴的阿尼玛卿山脚下,“十化”党建专项工作组成员、林管员、草管员在草原、公路上清理垃圾……

  在镇区,社区工作人员走遍各个角落清理“牛皮癣”广告、冲洗路面、清运并填埋生活垃圾……

  在河水旁和湖水边,生态管护员在巡查过程中,捡拾河道垃圾……

  在当地干部群众一次次自觉弯腰捡拾垃圾、努力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中,玛沁县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减少,治理效果更加明显,全县干部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治理和生态保护的自觉性持续提升,行动力不断增强,形成了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理念在玛沁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都为让家园变得更加美丽而倾力付出。(石成砚)

 

 

 

  近年来,西宁市湟中区坚守生态优先,强化系统治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入推动“高原绿”“河湖清”“西宁蓝”等建设行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重大进展,绿水青山的生态环保新底色更加鲜明。(李延平)

  生态故事

  温泉村的生态旅游经济

  冬季,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拉西瓦镇曲乃亥村,新建的温泉康养基地跃入眼帘,与不远处秀丽的山水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一幅静谧的乡村画卷。

  曲乃亥村距离贵德县城90公里,是拉西瓦镇最偏远的村庄。前些年,村民养殖的牲畜数量逐年增多,高峰时期存栏牲畜数量多达6.7万余头(只)。由于经济过度依赖畜牧业,引发草场超载、植被稀疏、沙化严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大自然显示着残酷与无情的同时,也慷慨馈赠给人类珍贵的资源。曲乃亥村是当地有名的温泉村,其温泉地热集水、矿、热于一体,属于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是发展温泉疗养的绝佳稀缺资本,也是一种特色旅游资源,可谓是当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对此,村两委借助“天下黄河贵德清”的招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做好温泉绿色康养产业文章。

  治山治水即治村。2018年3月,曲乃亥村新一届“两委”确立了“以生态农牧业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方向”的发展思路。为了在开发过程中不破坏生态环境,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生态条件,注重与自然环境融合,合理利用村落景致,打造优美景观。

  经过两年多时间,完成了可行性分析论证、地质勘探和规划区内简易建筑物拆除、场地平整、防洪设施修建与项目备案,利用深井钻探技术成功集水引水,建设了3000余平米的温泉基地。其中包括接待区、宾馆、游泳馆等经营用房,并配备了自来水、暖气等设施。由村集体统一进行修建管理和运营,一年内实现收益10万余元。

  在村党支部书记华青看来,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曲乃亥村今后发展的最大潜力。探索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之路,已成为全村干部群众普遍认同的发展理念。

  在打造产业的同时,曲乃亥村“两委”还积极引导群众充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超载过牧的严重危害,通过减畜禁牧恢复草原植被,美好的环境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光,推动绿色旅游康养经济蓬勃发展。产业转型随之带来曲乃亥农家饭庄、乡村民俗活动等商业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促进了农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群众增收。

  “现在我们懂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一方面保护生态环境,一方面科学开发生态旅游业,让我们走上了一条持续发展的致富路。”华青说道。(洪玉杰贵组宣)

  护林就是护“生命家园”

  一台望远镜、一部对讲机是护林员仁欠本日常工作的“好伙伴”。仲冬清晨,阳光穿过树干洒向山间小路,仁欠本从西宁市湟中区蚂蚁沟试验林场东山管护站出发前往观景台,沿着林区小道,开始了一天的巡山工作……

  行至重要林木区域或虫鼠经常出没的地点,他都会仔细查看一番。“这段时间天气不错,林区也热闹。不过,冬季天干物燥,防火责任重大,我和同事们必须更上心,也要提醒市民不在野外违规用火。”

  为扎实做好今冬明春森林防火工作,湟中区林业和草原局对全区招录的1515名护林防火人员开展密集的业务培训,组建了21支扑火队和1支应急防火队,进行防灭火演练10场次。

  工作多年的仁欠本认为,护林就是看护好林区的树木和动物。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他们林业工作者勤走动、多观察、抓落实,也要建立群众护林防火的意识。工作之余,仁欠本通过认真学习《森林防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行业法规,掌握了不少林业知识,使得他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大家进入林区前一定要扫防火码,做好登记!”“森林火灾绝大多数是人为原因引起的,林区内禁止野外用火,大家一定注意!”每当在林区遇到游客,他和同事们都会温馨提示。他们欣喜地发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市民理解并支持护林工作。

  当前,蚂蚁沟试验林场已经安装“三防”智能管控系统,监控点范围半径最远达7公里,实现了林场防火工作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和专业化,减轻了林场管护人员巡防工作的强度,推动森林管护工作由单一依靠人防,向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方式转变。”蚂蚁沟试验林场副场长陈生明对记者说。

  与森林为伴,以寂寞相守。工作6年来,仁欠本与其他护林员一道,一年四季大多时间都在风餐露宿巡护地面或日夜紧盯视频监控中度过,全力守护着蚂蚁沟林场一草一木的安全。

  今天,仁欠本从观景台巡查结束回到东山管护站时,已是黄昏时分,室外的气温降至冰点以下。一进屋,他揭开炉盖把几近烧透的煤砖捅开并添上新煤,倒了杯热水焐手,眼看着炉火旺起来,才拿起手机接通妻子的视频。“天冷,你多穿点!”“我这边都挺好,放心吧。”简单的言语间尽是温暖。

  挂断电话,他来到窗前,看着林区一点点在夜色中“隐身”,才开始做晚饭,又是简单的面条。“在林区的时候,我都得看着林子安好,才有心去料理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仁欠本日行万步,身影始终坚毅。

  漫漫巡护路,即便有了新科技手段的加持,护林员们还是更想置身于林木之中。仁欠本说,林里的每个生命都如同他们的亲人,即使见过千万遍仍牵心,而明日,他又要开始新一轮巡山……(张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