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上“生态碗”吃上“绿色饭”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12-28 10:15    编辑: 许娜         

  丹山碧水间的循化县。

  乙日亥村花海。

  游客在尕楞景区享受生态游乐趣。

  乙日亥村“花海第一门”。循化县委组织部供图

  初冬的循化大地,放眼望去,点点鲜红与浅黄连缀着远山和近水,踏上积石山下的这方土地,扑面而来风的味道,漫步黄河拐弯的清水河岸,脑海闪现诗的美感。近年来,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各级党组织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助力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努力打造富有循化特色和生态农业发展相结合的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探索党建引领乡村发展新引擎,让百姓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绿色饭”。

  昔日空心村 今朝幸福园

  每逢节假日,循化县白庄镇乙日亥村都是一派热闹景象。位于夕昌河与道帏河交汇处的“花亭农家院”里,前来吃饭的游客络绎不绝,厨房里的马师傅边颠着炒锅边说:“节假日房间都要提前预定,每天忙到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乙日亥村,在撒拉语中意为“遥远的地方”,据循化县城16公里,全村304户1319人,秀丽的自然风景和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给当地发展生态旅游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白庄镇党委结合“一水一带”生态资源优势,坚持把乡村旅游业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培育打造,积极开发乡村休闲观光游等精品旅游景区建设,投资500余万元成功打造了“灵秀乙日亥,绿色风景线”的乡村旅游名片。在“花海”基地设置了60多个公益性岗位,农家院带动了村里11名村民就业,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增收问题。2020年实现旅游收入28万元,“花海”特色农家院收益10万元。

  乙日亥村党支部积极争取资金,在党支部书记韩乙拉四的带领下,先后实施了党群服务中心、村级文化广场等项目建设。通过实施“拆违拆旧攻坚”、桥梁拓宽、道路硬化、巷道亮化、河道治理、污水管网建设等一系列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工程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房屋整齐划一、硬化道路四通八达、节能路灯覆盖全村、分类垃圾箱处处排列。路通了、景美了、人多了,村民也乐了,乙日亥村从一个落后的“空心村”,逐步发展成如今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以前,村里没有活动场所,村民们只能坐在村口晒太阳,文娱生活很单一。现在好了,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支持和村两委的努力下村里建了文化广场,配备了各种健身器材。还新建了花海公园,每天早晚,可以走出家门健身锻炼,真是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呀。”说起乙日亥村近几年的变化,正在花海木栈道上领着孙子散步的韩丛底格非常激动。

  昔日荒草滩 今朝景观带

  近年来,循化县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努力打造“和美循化”新名片,严防死守住10353公顷耕地和5947公顷基本农田“红线”,打好黄河牌、红色牌、美食牌、避暑牌、乡村牌、民俗牌等“六张牌”,加大资金、项目、人才争取力度,进一步做好生态旅游文章,大力实施黄河流域清水河支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等一大批项目,而清水乡下滩村的“形象提升”工程就是最好的实践。

  清水高速出口的下滩村有一块无人问津的荒草滩,杂草丛生,垃圾乱飞。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县委主要领导多次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下滩村,现场办公,下大力气对荒草地进行生态修复,对原有的地形填坑挖土,利用清理出的空地,新建绿化带、种植花草、铺设草皮,设立观光亭、石雕,安装灯光带,建成了“九曲黄河第一湾”主题生态公园,大幅提升了乡村“颜值”和“气质”,成为清水湾一道靓丽的风景。

  位于主题公园附近的采摘园很受欢迎,游客们可以在这片占地8公顷的果园里来一场沉浸式采摘,“去年采摘园利润达到17万元,今年九月份就进入采摘时节了,有些熟悉情况的顾客,游览完主题公园,会直接来我这里采摘水果哩!”下滩村党支部书记、采摘园负责人韩伟乐呵呵地说。公路沿线的摊点摆满了火红的线辣椒及各类土特产,前来公园游玩的游客可以在这里购买到正宗的循化特产。清水乡党委书记韩永辉说道:“生态公园的修建不仅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同时带动了周边群众销售特色农产品,让周边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巍巍积石山下、滔滔黄河岸边、郁郁葱葱树林间、错综交织的亭台栈道上、游客们的欢声笑语不断,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党旗在公园里高高飘扬,好一幅和和美美的幸福画卷。“九曲黄河第一湾”主题公园自建成开放起就吸引着省内外游客“频频打卡”,尽情享受着母亲河畔的美景和美食。据统计,今年国庆期间每天来主题公园游玩的游客超2000人次,直接给当地带来了近百万元经济收入。

  昔日小山村 今朝旅游热

  沿着循同公路一路南行,从柴沟沟门往右一拐,便爬上一条弯弯曲曲的山间公路,川坡上很快会看见成片的山松。翻过垭口,满山满坡葱茏茂密的松林便映入眼帘。游人的情绪还未从黄河岸边杨柳依依的风情中调转过来,就又开始领略阵阵松涛与清凉。尕楞藏族乡地形山峦重叠,沟壑纵深,高山阻隔出一个相对封闭的乡村环境,也恰恰是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多年来群众只能守着大山靠天吃饭,曾经是循化县深度贫困乡之一。

  “每到夏季,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车辆络绎不绝,林间草地上帐篷星星点点,游客们尽情徜徉在灵秀尕楞的山水之间,生态旅游在尕楞红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百姓就近就业。以前外出打工、挖虫草的村民,现在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让人安心又踏实。”尕楞乡牙尕村党支部书记行秀介绍道。

  近年来,尕楞乡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牙尕村、麻尕村“山美、水清、空气新”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积极打造“热森客生态旅游景区”,使牙尕村、麻尕村成为省级重点乡村旅游示范村。先后投资700多万元修建完善了游客接待中心、木栈道、观景台、藏式帐篷、高标准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并配备2辆旅游大巴用于接送游客,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功能,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并增设保洁员、保安等就业岗位,有效带动脱贫户就近就业,景区每年为当地创造经济效益近20万元,每年人均增收8000元。实现了当地百姓从“靠山吃饭”到“靠山致富”的华丽转变。

  尕楞乡党委书记索南东智表示:“下一步尕楞乡将坚持以牙尕、麻尕村乡村旅游为典型带动,大力做好‘党建+生态旅游’文章,依托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引导群众发展农家乐、生态游等旅游项目,努力形成党建引领下的‘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乡村旅游新格局,让生态旅游成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引擎”。

  如今的撒拉之乡,以“高原蓝、循化绿、黄河清、城乡美”为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目标,不断朝着和美循化的目标大步迈进。(韩福民 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