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博物馆明日正式开馆迎客●2405件文物讲述青海辉煌文明
经过4天的试运行,11月30日,青海省博物馆正式开馆迎客。展厅内以“青海历史文物展”为主,“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青海考古成果展”“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为辅的“1+3”主题展览体系,多角度为观众展现青海地域历史及民族文化特色。
191件一级文物集中展出
青海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文明重要源流的组成部分。千百年以来,在丝绸之路沿线,遗落着大量精美的文物,是历史上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最好见证。
经过展陈改造,青海省博物馆将全景式展示青海从史前文明到近代百年的发展历程。展览展陈面积增加至9450平方米,上展文物1331件(套)、2405件,展出的文物中有一级文物191件,珍贵文物248件(套)。
走进“青海历史文物展”展厅,青海的文明图卷徐徐展开。步入展厅,观众首先看到的是“源远流长”部分,从文化源头开始,青海文明便有着独特的样貌。整个展览分别从“源远流长”“汉治河湟”“鲜卑西迁”“吐蕃东进”“青唐风云”“多元一统”诠释青海地域文化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特色。
展厅内,鱼纹彩陶盆、铜矛、陶罐等精品文物,勾勒出青海先民的活动轨迹,还新增“乙弗勿敌国”“乙弗皇后”“粟特人在青海”“都兰遗珍”等内容。
省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青海历史文物展”参展的600多件(套)文物均是见证历史的“活化石”,展出的文物不仅是青海马家窑文化、宗日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卡约文化、诺木洪文化的典型代表,更印证了青海是丝绸之路、唐蕃古道和茶马古道重要干线的历史事实。
全面升级后的博物馆,观展体验更加丰富。展厅内,5G数字馆和五折屏数字“历史传送门”的沉浸式体验,多维度呈现展品背后的文化信息,把青海历史脉络和特色文物呈现给观众。
省博物馆还将导览系统的讲解服务“定制化”,展厅内除人工讲解外,还配置自动语音讲解系统和手机终端看展二维码导览系统。展示了文物背后的故事场景及信息,满足观众享受高质量文化体验的需求。
热水墓群出土文物首次亮相
各种文化因素在青海交融汇聚,留下了6000多处辉煌灿烂的文化遗存。当一处处尘封千年的遗址被考古工作者发现发掘,古代人类的生活生产场景、社会组织等都得以不同程度的重现。
随着讲解员的讲解,一件件文物的历史缓缓从时间深处走来,参观者会发现这些文物无处不体现着青海厚重的历史文化,精美的文物再现青海昔日的灿烂辉煌。
展览集中展示的珍藏文物上溯至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既有精雕细琢的金银铜器、工艺精美的丝织品,又有种类繁多的陶器,其中不少文物更是首次展出,难得一见。
热水墓群是6世纪至8世纪的重要墓葬群,尤其是2018血渭一号墓是热水墓群乃至青藏高原上发现的布局最完整、结构最清晰、形制最复杂的高等级墓葬之一,墓群中出土的文物成为文博界关注的焦点。
在“青海考古成果展”展厅,通过微缩景观、主题宣传片、场景复原、纪录片推介等形式首次综合性对海西都兰热水墓群的四个墓葬做了全面介绍。出土于都兰县热水墓群的金胡瓶、镶绿松石凤钗、双狮日月金饰牌、骑射形金饰片等文物均是首次与观众见面。
为了让观众更加了解考古工作,“青海考古成果展”展厅还将考古过程中使用的工具集群展示,通过考古科普和互动体验等内容,让观众了解考古工作背后的故事。
观众解锁“看非遗游青海”新体验
青海同样也是文化的沃土。从远古而来的悠远历史中,汉族、藏族、回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6个世居民族,使瑰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原诞生和延续。
“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是省博物馆提升改造后推出的常设展览,展览选取热贡艺术、黄南藏戏、“花儿”等6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以及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土族纳顿节、塔尔寺酥油花等8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湟剪纸、河湟刺绣等1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展示对象,通过190套(640件)展品,展示了青海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展览还通过场景复原、虚拟穿衣、拼图游戏、射箭技艺体验等展陈手段,还原了藏医药浴法、河湟皮影戏、热贡艺术、那达慕大会等精品非遗项目。不仅如此,展厅内的青海古建风情、地区代表性自然景观等,让观众感受到“看非遗游青海”的展览效果。
革命文物讲述百年党史
为献礼建党百年,省博物馆推出“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展览分不可移动与可移动革命文物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展示我省18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第二部分展示红军长征、青海解放、抗美援朝、兰青铁路、青藏公路、两弹一星、玉树抗震救灾等历史及重大事件中,青海人民及全国各族各界人民所作出的贡献。
展厅内的展品不仅集结青海省博物馆、西路军纪念馆、慕生忠将军纪念馆、原子城纪念馆、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等6家文博单位文物158件,1953年4月7日青海省人民政府任命朱贵为乐都县政府委员的通知书和1954年青海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劳模奖章,均为首次展出,这些展品展示了青海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谱系和青海在百年党史中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红色印记。(吴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