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绣颂河湟 非遗秀新章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11-18 09:08    编辑: 马燕燕         

  当包呼图山涵养的一颗颗水滴在山麓汇聚成细细弱弱的溪流后,它便开始了宿命的远征,此时它被人们冠以了姓名,起初叫包呼图河,而后叫湟水河。一路前行,在汇合了多条支流后,湟水河投入了黄河的怀抱。

  世界上可能没有一把剪刀,会如河流般锋利,将大地这块五彩锦绣裁剪成最美的模样。河湟地区就是天地手持黄河、湟水河以及大通河裁剪而成的绝美绣样。“绣”高山大川其上,“织”草木花鸟其间。

  河湟的自然之美由天地孕育,人文之美由河湟百姓创造。

  在文明肇始的远古时代,河湟地区的先民便开始撷取自然界的美物装饰自己,岁月的更迭推动着文明的进步,刺绣的产生,更是开启了人类审美的崭新一页。

  此后,在青海这片锦绣土地上,有了绣娘穿针引线的身影。天地“绣”大美河山,绣娘绣美好人生。

  在河湟地区早期老百姓朴素的价值观中,评判一位妇女贤惠与否的标准有两样,一是茶饭,二是针线。茶饭是指烹饪技术,而针线多指刺绣技艺。两样俱佳的妇女,会赢得村民们广泛的赞誉。

  新中国成立以前,河湟地区百姓生活困苦,在衣物上绣上一些寓意吉祥、色彩鲜艳的花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当人们不再需要为了吃饱而烦恼的时候,刺绣也迎来了新生。它不再单纯只是人们寄托美好愿景的物件,而是成为了一门艺术,承载着河湟地区千余年的历史。妇女也顶起了河湟地区发展的半边天,将刺绣这门集大美的艺术发扬光大。

  非遗补缀河湟情

  当花儿、平弦以及刺绣这些颇具代表性的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在一起时,会碰发出怎样的火花呢?看一场青海花儿平弦剧便可见分晓。

  这部剧里所呈现的故事,亲切地宛如发生在自己的故乡。河湟地区某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夏兰年轻有为,勇于开拓创新,工作认真踏实。为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她利用“青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瞻性的眼光和锲而不舍的韧劲,组织并带领村中的绣娘们办绣坊、走市场、改观念、忙脱贫。然而,致富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村中老人的固执与偏见,绣娘们的懵懂与疏忽,公司陷入发展瓶颈。面对困难,夏兰不忘初心、勇于担当,更以对党的忠诚与信念带领着绣娘们走出困境,用双手绣出了壮美河湟的幸福生活。

  这部剧里塑造的以雪娇为代表的绣娘,其实是数万万河湟儿女的群象,是在困难面前,突破自我,依靠自己的努力,最终走向幸福生活的你我。秀姑姐像极了村里虽然喜欢说三道四,但也嘴硬心软的亲友,倔强和有趣赵有福更是河湟地区传统家长的典型代表……

  将这些仿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与事搬上舞台,再用很多青海人民喜闻乐见的“花儿”、平弦等艺术形式将故事补缀起来,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青海平弦戏是由青海平弦坐唱艺术演变而来,音乐风格委婉清丽,而“花儿”是青海河湟地区盛行的民歌音乐,它将百姓们的喜怒哀乐及愿望、理想、风俗、传说、审美、情感等都融入在歌声中尽情地抒发和表现。这次平弦与“花儿”的融合,是传统与时尚的碰撞,管弦乐和平弦乐的融合呈现,既有传统风格又有强烈的时代感,是一次守正创新的尝试。

  在青海花儿平弦剧《绣河湟》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一件件激人奋进的故事宛如一个个绣样,而“花儿”、平弦等青海传统艺术就像一根根华丽的绣线,在编排人员的精心“刺绣”下,终成五彩锦绣。

  匠心独具颂河湟

  9月26日,青海花儿平弦剧《绣河湟》首演后,赢得好评如潮。那一次次的掌声、一次次的叫好声背后,凝结着太多主创人员的心血。

  为了编排好《绣河湟》这部剧,剧组曾先后5次赴互助土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贵南县等地参观当地独具特色的土族盘绣、撒拉族刺绣和贵南藏绣等“青绣”作品,深入了解“青绣”的传统技艺与民俗文化。采风过程中,主创人员对河湟文化进行多方了解,与青海刺绣传承人座谈交流,并聆听绣娘们的励志故事,了解“青绣”技艺、艺术特色,共同探讨“青绣”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为《绣河湟》的作曲和唱腔设计的是我国一级作曲、著名戏曲音乐家朱绍玉。他曾在青海生活、工作多年,对青海有着深厚的情感,青海就像他的另一个故乡。因为身体抱恙,近年来他几乎推掉了所有的工作,但当接到青海演艺集团的邀请后,他没有推辞,毅然拖着病体到了青海,指导《绣河湟》的编排。

  当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花儿”、一段段宛转悠扬的平弦响彻青海大剧院时,观众享受到了试听的盛宴。一位观众情不自禁地说,原来青海花儿和平弦也可以这么洋气。当一句句熟悉的青海话传入观众耳中时,大家无不会心一笑,一言一句中品咂着心底的乡愁。演员身上独具青海民族特色的服装,满足了观众对美的享受。掌声一阵高过一阵,演出落幕后仍经久不息。这是观众对《绣河湟》最好的赞誉。

  河湟既是无数青海儿女的故乡,也是他们文化的皈依、精神的原乡。将平弦、花儿、青海方言等文化符号融合在一起,是美的呈现,也是对河湟爱的表达。

  绣出河湟新画卷

  源自包呼图山的湟水沁润了河湟沃野,这片人杰地灵的高天厚土既是美的创造地,也是美的传播场。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这片热土上的青海人,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异彩纷呈的“青绣”。

  如今,近30万绣娘生活在这方高原上,用一针一线、一丝一缕刺绣着自己的美好人生。在《绣河湟》的最后,夏兰书记带领村民走向了致富路,雪娇一家走向了幸福生活。这不是幻想、也不是演绎,而是现实。

  近几年,青海省有近三百批、二万多名绣娘陆续走出高原,到上海、苏州等地进行培训,学习借鉴外地刺绣技艺的技法技巧。在全省各地绣娘们的巧手中,民族传统技艺焕发出勃勃生机,青绣产品成为脱贫致富的大产业。我省青绣保护传承发展工作也在促进青海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使青绣成为青海民族团结进步的靓丽名片。

  据了解,下一步青海省演艺集团将继续立足传承、保护和发展我省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河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提炼和弘扬河湟精神,将青海平弦花儿剧《绣河湟》打造成为富有地方特色、时代精神、文旅效应的舞台艺术精品力作。

  湟水河奔流不息,河湟文化绵延不止,绣娘织就的美好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王十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