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观察】三江源国家公园
生命之源 文明之源 绿色之源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10-18 09:57    编辑: 成忱         

江源脉络(姚斌 摄)

  三江源,亘古苍茫汇聚山宗水源,壮阔神奇任由万物生灵。斯为:国之园,民族之园。

  三江源,傲立泱泱中华一域。是为:神州之乳房,滋养华夏十多亿生民。

  大自然赋予青海优渥的生态资源,给予青海建立个国家公园的先天资本。

  2015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三江源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就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重要意义,《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作以如下阐释: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肩负着为全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积累经验,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示范的使命。三江源国家公园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篇章,是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是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的伟大行动,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

  相关资料显示,三江源地区分布着众多的河流、湖泊、沼泽、冰川,总面积达到1800多平方千米,是全球现代冰川集聚地之一,也是亚洲乃至世界上孕育大江大河最集中的地区。三条江河每年向中下游供水600多亿立方米,其中长江总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出国境总水量的15%来自三江源地区。

  2021年初春,站在玛多县境内措日尕则山的顶峰牛头纪念碑石砌的围栏旁,雪冠群峰的巴颜喀拉山举目在望,高耸入云。黄河源头皑皑雪山下,那妆点着山冈、湖畔的牛羊,如云般游走。

  在历史的进程中,包括黄河源、长江源、澜沧江源在内的三江源,是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然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希望。

  人类几乎所有的文明起源都离不开河流。人类最初的发祥地都选取在一些大河流域并非偶然。从长江、黄河、澜沧江到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恒河……每一条大河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但你一定很难想象,波澜壮阔的黄河,源头其实只不过是几个脸盆大小的泉眼。

  我们脚下的净土是青海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青海是养育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发源地、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北半球气候敏感启动区、全球生态系统调节稳定器和高寒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是我们的崇高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青海的生动实践。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一种全新的体制探索。在全国率先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是青海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的生动实践。

  多年来,全省上下不断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把生态保护优先作为立省之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先后出台了《青海省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方案》《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实施了三江源、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国家重要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土保持等重点专项工程,草地退化、荒漠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林草综合植被覆盖率显著提升,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恢复,水源涵养和流域水供给能力提高,推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了新成效开创了新局面。

  2018年,黄河源头扎陵湖、鄂陵湖和年保玉则相继颁布禁游令,这种执念于牺牲部分经济利益以换取最大的生态效益,彰显了青海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为维护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生态安全竭力尽心的担当与作为。

  距离黄河发源地约古宗列曲3公里处,是黄河源头第一家求中的家。求中或许不清楚黄河源头的这眼泉水流向哪里,不知道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但从她记事起,她们一家人都是从这一眼泉水背水喝。

  “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这一眼泉水养育了我们,我们理所当然要保护好她。”作为约古宗列曲的保护者,在这个特殊的家庭,保护河源的理念和精神代代传承。

  曾经,在很多玛多人的记忆中,他们目睹了草场退化严重、野生动物淡出视野、大小湖泊逐渐消失,全县4000多个大小湖泊干涸一半以上,有些湖泊甚至被黄沙吞噬。大自然向人类发出了警示信号。

  如今,通过恢复植被、禁牧封育等多种措施,尤其是随着降水的增加,“千湖之县”玛多地区生态环境逐步恢复,湖泊数量逐年增加,如今已经达到了8000多个,恢复并超过了过去的水平,美丽壮观的千湖景观又重现在世人面前。

  三江源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6%以上;草地覆盖率、产草量分别比10年前提高了11%、13%;17211名牧民转变为生态管护员,人均年增收2.16万元。

  在长久的岁月里,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措池村的牧民过着一种近乎隐秘的原始生活。这里接收不到电视和手机信号,牧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全靠对讲机。他们白天与牛羊一起游走在草原,夜里守护着孤灯闪烁的帐房。牧民除了必要的生产生活资料,已经把对大自然的索取降到了最低限度。

  措池村的生态管护员都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牧人,他们巡视国家公园,就像在看护自己的牧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的管护经验,都是几代人积累下来的。在巡护时,他们用耳朵听万物发出的声音,他们用眼睛看山水的每一丝变化,他们用心感受大自然的喜怒哀乐。

  听然西尕玛说,当地牧民会根据花草的长势判断草场及年成的好坏。像当地一种叫路钼色唔的草,长在河边或湿地草甸上,天气转暖后会开出红色的花朵。每年这个花若长得好,就意味着草长势一定好。又如草场上的一种植物阿然曲通,是一年中开春早晚的标志,观察它开花的时节时令,从中可以判断出天气变化。每年阿然曲通开花的时节,往往是开春要下第一场雨的时候。

  认真倾听管护员讲述的故事,会解开许多隐匿在江源的自然密码,为什么一到夏季他们就会休牧,到冬窝子继续放牧;为什么他们懂得自然的暗语,能区分鸟叫兽鸣的不同含义;为什么他们有惊人的分辨力,能从任何细微的变化辨别动物的种类和踪迹。

  因为热爱自然而付诸保护,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一个全新的认知。如何切实地保护自然,则需要全新的文明规则和尚未被我们了解的科学知识。国家公园的诞生则基于更高层次上的道德认知:这样的自然,是不该属于某些人的,甚至不该只属于一个时代,它属于大家,属于当下和未来的永恒。

  从世界高海拔地区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到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再到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一路走来,三江源见证了中国不断走向生态文明的光辉足迹,也是不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座绿色丰碑。(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