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长江源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10-11 09:56    编辑: 马秀         

  通讯员何启金摄

 

  生态观察

  昆仑山横贯东西,茫茫苍苍,雪峰高耸,冰川纵横,巍峨神奇。

  沱沱河是万里长江的源头,长江水从这里奔流向东,浩荡不息。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位于青海省中西部,可可西里、三江源、昆仑山等重要地理单元都处于格尔木市管辖区域内。

  为了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让濒危稀少的野生动植物不再继续遭受破坏和伤害,格尔木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发展,协同推进生态的多样性治理。

  2016年,格尔木市长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中心正式成立,这是一个从事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组织。保护中心以推动和组织长江源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促进民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为实现长江源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做生态保护的践行者

  在距离格尔木市区十几公里外的公路边上,几个错落有致的绿色环保集装箱映入眼帘,这一抹特殊的“绿”的背后就是格尔木市长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我们现在一共有4名工作人员,我们这个组织是由格尔木市生态环境保护局主管,组织的发起者是寒梅老师。”正在集装箱前忙碌的孙浩看到了我们后,连忙起身,热情地向我们介绍道。

  28岁的孙浩是这里的秘书长,他的老家在甘肃,当我问起他为什么来到这里时,他腼腆地笑了笑说:“为了保护三江源生态,也是为了做公益事业。”

  2018年8月,孙浩成为了一名“绿色江河”志愿者来到了这里,从沱沱河到格尔木,两个月的生态志愿活动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大二那年,我和同伴们骑车穿行了川藏线,风景很美,但过路游客和货车司机们扔下的垃圾比较多。2016年,大学毕业后,我在网上了解到了绿色江河这个民间公益环保组织,又看了很多关于这里的新闻和书籍,我十分敬佩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从那时起,我决定要为了保护生态做一些事情。”

  同样,24岁的文桢也是一名远道而来的志愿者。她经历了两个月的生态志愿者活动后,毅然决定再回到这里:“当时我刚毕业,在深圳找了一份工作后,突然接到了这里的电话,问我愿不愿意来这里工作,我感觉那时心里的这团火又燃烧了起来,便很快答应来到了这里。”眼前这位文静的女孩,每当谈起保护生态时,她总是充满激情。想来这里做志愿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文桢告诉我们,每个月有三批志愿者来到这里,人数大概有20人左右,这些志愿者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后留下的,既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也要有一技之长。

  “这里的志愿者有的会绘画,有的会摄影,有的会记录,有的会做饭,他们刚来这里时,我们要先培训他们如何捡拾垃圾、上传数据和保障自身安全等事务,之后志愿者可协助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大家都在用力所能及的能力为这里的生态保护付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孙浩说。

  做生态保护的守望者

  寒梅是生态环保的先锋,也是格尔木市长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中心的创始人。

  “寒梅老师现在在山里,估计现在联系不到她。”提起寒梅时,这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说。

  年近七旬的寒梅曾是格尔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科的主任医师,但她的故事总是和生态环保紧密相连。孙浩告诉我们,寒梅老师一直热衷于环保公益,经常为科考队伍、公益组织等免费提供医疗服务和藏语翻译。

  谈起寒梅的故事,不得不提起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寒梅和他既是同乡长大的伙伴,也是一起读书的同学。在索南达杰事迹的影响下,寒梅也成了一名高原生态环保卫士,她的身影也经常出现在长江源头、昆仑山下和可可西里。

  多年来,寒梅随身携带药箱,里面装满了她自费购买的预防高原反应的常备药品,随时担负各种环保队伍的医疗保障任务。在每次行动的途中,无论是遇到游客还是当地的牧民,只要需要帮助,她都会不计报酬地提供医疗帮助。寒梅积极参与各种环保志愿活动,其中包括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的建设、青藏铁路沿线的垃圾分布调查、高原野生动物种群调查以及诸多环保宣传项目。

  寒梅经常说,生态对于人类健康有直接关系,全国各地到此的科考队伍和公益组织都是为了保护生态而付出了努力,而她则是要保护好这些人的生命安全,为他们提供医疗保障,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她看到了生态一天天地变好,内心感受着每一种生命带来的力量和意义。

  做生态保护的守护者

  “世界环境日”当天,格尔木市长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中心携手多家单位开展以“走千里青藏线、做高原绿色使者”为主题的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全市120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加此项活动。

  “此次活动是为了通过活动引起目标群体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从而推动长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良好发展,参与团队在指定区域捡拾垃圾、分类垃圾,山上和山下同步活动,助力格尔木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引导市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格尔木市长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中心的孙浩充满激情地说。

  据悉,从格尔木至唐古拉山镇之间的5个青藏绿色驿站,分别是格尔木驿站、昆仑泉驿站、昆仑山驿站、三江源驿站和沱沱河驿站。这5个绿色驿站正是孙浩他们日常工作的地方,孙浩说:“除了志愿者培训外,我们还有四个主要项目工作,分别是‘带走一袋垃圾’,环保教育活动、物流市场宣传和牧民用垃圾换食品。”

  “志愿者们在昆仑物流园内的蓝恒酒店向货运司机做环保宣传并发放垃圾袋和洗衣液,让货运司机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打包带回,可以换取酒店住宿的优惠和奖励,通过对定向群体的宣传和奖励机制,最终实现减少垃圾产生的目标。”孙浩说。

  “带走一袋垃圾”项目从2021年7月3日开展至今,志愿者主动向过往的司乘人员开展环保教育、发放垃圾袋、赠送洗衣液,让这些司乘人员积极捡拾垃圾,并为他们发放奖励物品。

  “我们经常和长江源村民族小学合作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每周五下午,志愿者们都会精心准备一节关于环保主题的课,通过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动物保护等不同主题的课程设计,提高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们的环保意识,培养同学们对于自己家乡的热爱。”孙浩说,他们希望通过“小手拉大手”来影响更多人参与进来。

  这些年,当地的牧民群众积极把草原或公路沿线垃圾运送到驿站,志愿者按照兑换标准给牧民奖励一些食品或生活用品,以此鼓励当地牧民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中。

  一个个充满绿色梦想的生态守护者和一件件蕴含了绿色环保意义的公益项目,都为了保护长江源头地区的生态环境付出了心血,相信在越来越多的生态保护者的努力下,高原的生态环境将得到质的飞跃。(王菲菲)

  生态故事

田间地头没有剪辑的生态写真

  8月中旬,阳光清丽,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察汗乌苏镇英德尔种羊场三站。

  高原上的烈日照得河渠里湍急的流水泛着晶莹,康永才用力拉开渠道里的水闸,清澈的水流涌向面前66公顷的地里,眼望着耕地中的水慢慢地浸过种植有菜籽、青稞、燕麦的三块田地,康永才擦了擦头上的汗,很是欣慰。

  如何高效率利用河渠里的水,让干旱少雨的察汗乌苏镇大片的田地得到充足的浇灌,康永才自有说法:“以前,浇完这些地没有半晌的功夫那是不可能的。”

  从早上骑着摩托到田垄边清理沟渠、疏通水道,拉闸放水,康永才没到1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整片农田区域的浇水任务,既高效,又节水。

  当记者来到田间地头,和世代从事耕种的康永才交谈中得知,过去那些年给农田灌溉基本上都是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每年的灌溉集中期,总会出现供水不足的情况,更不用谈节水。

  要在高海拔、干旱缺水的地方保持高效的水资源利用率,以达到既节约用水,又确保农田灌溉用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值得欣喜的是在都兰县察汗乌苏镇,通过水渠改造、水库调节等项目的实施,让这种愿景得以实现。

  98个探头、10组摄像头……24小时全天候不断监测,在察汗乌苏镇的主干渠道智能化的节水系统让这里的每一滴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与家里没有水表,没有电表一样,很容易造成浪费。”都兰县察汗乌苏镇水务管理所所长杜有君说,通过实时系列节水改造项目,既让老百姓养成了节水灌溉的意识,也从根本上对农田灌溉用水做到了掌控。

  顺着主干水渠,湍急的河水从一道道枢纽流向远处的耕地。一路的水渠旁隔着几公里便会有一处探头监测点,行进至22公里的英德尔供水枢纽处,只见偌大的水池里汪着一股清水。据了解,以往水流到达这里时只有很小流量,而经过改造后流量加大了,能够充足供应区域内耕地的灌溉。

  察汗乌苏镇的乡亲们切实感受到了智能化农田灌溉节水系统,让这里的生态系统和农田浇灌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的绿色环保之路。(苏 烽)

抑尘环保的“神器”

  破土动工,这是工程建设的常用语。动土就有“尘”。说起对工地的印象,“尘土飞扬”算是比较直观的感受。

  走进位于西宁市城东区共和路的荣府第一城的施工现场,却没有感受到脑海中的“尘土飞扬”,并不是因为工人们在休息,相反工人们紧锣密鼓地忙碌着,机器设备、车辆来回穿梭着……一派繁忙的场景。

  记者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情况”,只见有工人正在向工地裸土喷洒着什么,所到之处呈现一片油绿绿的色彩,瞬时间让黄土地成为绿色的“地毯”。这难道就是没有扬尘的原因。

  我们在西宁市城东区城乡建设局监察大队四中队中队长王国录这里找到了答案。

  “工人们喷洒的是一种新型环保抑尘剂,为减少大气扬尘污染,我们找到并推广了这种新型环保产品。”王国录说,这个新型环保抑尘剂本身是无色无味的,为了喷在裸露的尘土表面形成区分,才加入了绿色的色浆,而这个色浆的材料报告显示,也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

  王国录介绍说,新型环保抑尘剂是由天然的植物多糖材料提取,富含植物纤维,经特殊工艺制成的新型环保材料与纯植物提取的色浆溶入水中后,喷洒在裸露的土地上,充分渗透后将尘土固化成壳。如果浓度较高,其防尘抑尘作用的有效期为半年,如果浓度不高,最短抑尘时间也可达3个月,通过多次测验,抑尘剂固化后可抵八级大风。此外,这些“绿色的壳子”可以自动降解,降解后可成为土壤养分肥料,促进裸土的植物生长。

  为印证此抑尘剂的环保性,工地的工作人员在溶有这种抑尘剂的水中养殖绿萝一年多后,绿萝的长势良好。

  青海卓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西宁市首家引进环保抑尘剂的企业,这里的负责人刘志全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北京战友口中得知了这种新型环保抑尘剂,当时就觉得非常适合青海,于是,我开始详细了解这种抑尘剂,并到大面积使用它的地区考察了两个多月,最终决定销售这种抑尘剂。”

  但是,事情没有刘志全想象的那么顺利,这种新型环保抑尘剂的销售状况也并没有预期的那么理想。

  “销售新型环保抑尘剂已经两年多了,开始特别艰难,因为是新产品,与传统的防尘网相比价格高,所以不能很快被认可,第一年不赚反赔,当时可把我愁坏了。”刘志全接着说,“后来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知道了这个情况,并经过反复测试后,认可了这种新型环保产品,开始帮助推广,因为它的实用性和环保性都十分明显,因此也逐渐被许多生产企业认可,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为了向群众证明这个产品的无毒无害,从2019年起,他们在我省各地推广这个产品的过程中,喷洒抑尘时工作人员不戴口罩和手套,证明该抑尘剂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与传统防尘网相比,新型抑尘剂从防尘效果、人工成本、施工时间等方面综合考虑,性价比很高。“这种新型防尘剂,可根据土质进行配比,溶于水后进行喷洒,施工方式简单,一名工人就可以随时施工,人工成本更低、降解快、无残留。最重要的是使用后,工地上的扬尘情况大大改善了,遇到大风天都不怕了,省力省心。”荣府第一城承建单位浙江德泰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陃生非常认可地说。

  目前,这种新型环保抑尘剂在我省建筑施工项目中已开始全面推广使用。“不仅仅是这种新型环保抑尘剂,今后,我们将在城乡建设中持续推广各种新型环保产品,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力量。”王国录坚定地说。(倪晓颖  实习生 林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