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青海发展 科技如何发力

来源: 西海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9-25 10:28    编辑: 马燕燕         

  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成

  经过几代盐湖人的努力,以青海盐湖为代表的中国盐湖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项目+人才+技术+资金+平台+企业”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以来,我省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不断推进盐湖资源高值化利用,累计投入2.12亿元,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盐湖联合基金、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和省重大重点科技专项项目100多项,先后攻克近百项技术,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600余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60余项。

  平台建设方面,我省依托省内科研机构、高校、龙头企业组建了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了青海省低品位盐湖资源高值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盐湖领域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认定了31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

  现在,我省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钾肥生产基地,氯化钾销售量占全国市场的一半。形成的9万吨碳酸锂生产能力,为我国锂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资源保障。特别是今年,先后针对盐湖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面向全国开展“揭榜挂帅”和“帅才科学家负责制”改革试点,为助力盐湖产业发展作出了有益尝试。

  省科技厅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针对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和高效开发关键技术问题,集聚国内外优质科技资源,重点推进钾资源可持续保障、镁资源多元化高值化开发、锂资源精深加工、钠资源深度利用、卤水稀散元素高效提取、盐湖跨界融合、智能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工作,力争5年内在上述几个方面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继续加大盐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形成服务于盐湖产业快速发展的创新大平台。同时,大力培育盐湖科技创新主体,抓好盐湖领域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和培育,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为促进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清洁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在新能源方面,通过省科技厅和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我省已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水光互补并网电站,装机容量达到850兆瓦;建成了世界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百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证基地”,全世界所有厂家的光伏组件和相关部件野外公共测试试验都可以在这里完成;建成了我国首座大型商业化塔式光热电站,并以此为基础建成了我国最大规模的槽式和塔式光热发电实证基地;建成了世界首条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的“青海-河南正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

  锂电产业方面,根据青海各个盐湖不同的锂资源禀赋,我省组织攻克了盐湖锂煅烧法、吸附法、膜分离法、萃取法等电池级碳酸锂制备技术工艺。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围绕清洁能源产业布局,我省已建成了青海省光伏产业科研中心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5家,培育和引进35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

  清洁能源产业方面,省科技厅将积极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高地。积极争取建设多能互补绿色储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大力支持打造世界规模最大百兆瓦储能实证基地。加快攻关技术关键问题,积极支持水光风热储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的清洁能源利用。

  累计投入4.22亿元支持农牧科技创新工作

  “十三五”以来,全省农牧科技创新工作重点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累计投入财政专项经费4.22亿元,实施重大科技支撑项目153项,实现产值71.94亿元,登记科技成果99项。

  高原绿色种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构建了“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绿色种业科技创新模式,“青杂”系列16个杂交油菜品种推广到全国80%以上春油菜种植区和“一带一路”沿线。“青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在全国辐射推广面积达8000万亩以上。环湖牦牛、雪多牦牛、玉树牦牛、扎什加羊、欧拉羊等地方品种相继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成功培育出阿什旦牦牛新品种。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施增效行动,实施空天地一体化动态监测生态有机畜牧业养殖模式,开展牦牛藏羊有机高效繁育技术攻关,实现牦牛“一年一胎”、藏羊“两年三胎”。针对自然水体冷水鱼养殖规模受限的实际,为扩大养殖规模,正在开展陆基冷水鱼养殖技术研究,目前进展顺利。

  科技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建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6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8家、国家级星创天地17家。累计投入资金1.43亿元,选派5600名“三区”人才和科技特派员在全省1105个企业、合作社开展服务。

  青海省科技厅农牧科技创新工作将以构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为主要目标任务,打造绿色有机农牧业创新高地。聚焦种质资源优势,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强化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核心技术。健全服务体系,打造以“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为主体的“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科技小院”,建设一批具备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鲜明特色的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县。同时,建强农业园区,不断提升园区创新能力提升建设专项效能,打造区域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器。(李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