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有山有水的景观园 有树有草的植物园 有鸟有兽的动物园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6-05 10:37    编辑: 成忱         

 

 

 

  近年来,青海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资源面积持续增加,物种种群数量显著增长,生态系统功能保持稳定,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魏雅琪 王伟才 摄)

  介于东经89°35′至103°04′、北纬31°9′至39°19′之间,这方辽阔的地域便是雄踞世界屋脊的青海,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坐拥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特殊的地域造就了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珍贵的生态家珍、重要的生态地位,赋予青海坚定不移守护“中华水塔”的政治责任,必须全力以赴来守护好。近年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以有力作为全面加强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强生态屏障保障功能。

夯实基础,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水平

  青海生态系统类型丰富多样,包括森林生态系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80个植被类型,维系着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其中高寒草甸是全球特有的生态系统。

  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保护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功能作为重大责任,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全省90%的国土空间规划为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确立了以三江源为屏障、以青海湖、祁连山为骨架的“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明确将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作为最重要的两大主导生态功能,实行严格保护。同时,省政府还成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委员会,以此增强部门协调联系机制。

  围绕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等生态要素和高寒草甸草原、高海拔森林灌丛、湖泊湿地等主要生态系统,我省持续开展基础调查和科研观测,积累了较为全面的资料、标本和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加强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柴达木盆地以及东部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变化和物种调查以及栖息地生境研究,总体掌握主要生态系统和重点保护物种的基础信息,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观测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目前,我省发挥遥感监测评估技术力量,完成了10年生态变化遥感调查,基本建立了“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和评估技术体系,建立了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区信息平台,为促进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奠定了基础。同时,应用“天地一体化”生态监测评估技术能力,健全完善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评估体系,有重点地开展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完成了全省自然保护区调查与评价工作。

  数据显示,目前我省陆生脊椎野生动物有605种,占全国的20.2%;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有142种,占全国保护种类的26.6%,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37种,二级保护动物105种,藏羚羊、普氏原羚、野牦牛、雪豹、黑颈鹤、白唇鹿等为我省特有珍稀动物。

  全省蕨类植物有40种及1变种,占我国蕨类植物种数的1.6%;裸子植物30种,占我国裸子植物种类的12%;被子植物2347种及282变种,占我国被子植物种类的9.4%。其中青海特有被子植物82种及37变种。

多措并举,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今日青海,正在加快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以扎扎实实工作成效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三江源、祁连山(青海片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顺利通过评估验收,且在全国率先出台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率先探索自然保护地立法,起草《青海省自然保护地条例(草案)》。成立国家公园科研监测评估中心和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服务保障中心,建立中科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祁连山国家公园国家长期科研基地,为生态保护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青海在全国率先开展自然保护地调查评估与整合优化工作,整合后全省自然保护地总面积增加3.4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比例提高4.89个百分点,其中国家公园占全省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的52.2%,初步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新体系。

  目前,全省湿地面积达814.36万公顷,居全国第一;省境内分布有沼泽、湖泊、河流和人工湿地4大类17型,共有19处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达32.5万公顷;青海湖水位逐年上升,湖泊面积稳步增加,青海湖保护区的湿地面积总体呈增加态势。

  全省林地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5.2%,森林覆盖率达7.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4%;完成防沙治沙任务57.4万公顷,沙化土地年均减少1.14万公顷,荒漠化土地年均减少1.02万公顷;全省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8类109处,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6.8%,基本涵盖了三江源区、青海湖流域、祁连山地区、柴达木盆地、湟水流域五大生态板块。

建章立制,促进生物多样性功能恢复

  回顾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历程,我省通过建立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系统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与环境治理等措施,不断促进生物多样性功能恢复。

  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大保护力度,基本建立了以自然保护区为主的保护地体系。目前,全省共建成11个自然保护区,基本形成了以天然林(灌丛)、野生动植物、荒漠及湿地生态系统等为主的布局合理、类型较为齐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覆盖了全省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全省85%以上的野生动植物、70%以上的湿地、30%以上的森林灌丛纳入严格保护范围。

  在此过程中,我省强化生态法治,依法严格控制涉及保护区开发建设活动,相继制定出台了《青海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6-2030年)》等,颁布《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青海省湿地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此外,我省实行保护区监督检查、日常巡护和管护责任等规章制度,探索建立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社区共管和协议保护机制。建立了高效有力的自然保护地综合执法队伍,在全国率先组建了国家公园警察总队,统一授权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履行其范围内必要的资源环境综合行政执法职责,生态环境监督考核全面强化。

  通过打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系列组合拳,湿地资源面积持续增加,物种种群数量显著增长,生态系统功能保持稳定,今天的青海已然成为一个有山有水的景观园、有树有草的植物园、有鸟有兽的动物园。

让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成为青海丰厚的自然“家珍”

  藏羚羊成群迁徙、雪豹伺机捕猎、水鸟鱼和谐共生、荒漠猫悠闲觅食……从湟水之滨到三江源头,从青海湖畔到祁连山深处,这样灵动的画面屡屡见诸媒体,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的显著成效。

  青海,是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之一,始终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演变形成了具有独特、典型和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功能,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青海在相继实施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后,启动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以务实举措扎扎实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用实际行动保护好青藏高原珍稀且不可复制的动植物资源,维系好冰川、河湖、湿地等生态系统。

  这些年来,青海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但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需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不忘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我省以保护维系好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完整为着力点,在现有保护成效基础上,全面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地调查和评估,力争早日摸清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本底状况。通过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力度,聚焦我省珍稀动物,尤其是藏羚羊、雪豹、普氏原羚、黑颈鹤等珍稀野生动物保护,进一步保护、修复和扩大野生动物栖息地。

  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结合青海实际,不断深化“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着眼青海在全国乃至全球生态大局中的重要位置,释放生态最大价值,履行生态最大责任、发掘生态最大潜力,将生态保护优先立于发展之首,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万物生灵及生灵栖息地,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丰富多样的生物和生态系统成为青海丰厚的自然“家珍”,坚定青海推动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的生态自信。(宋明慧)

  他的眼里只有鸟儿

  初夏的西宁市宁湖湿地公园,芦苇草正在成长,绿头鸭在水面嬉戏,几只赤麻鸭穿梭其间,一只大天鹅优雅休憩,渔鸥和大白鹭从蓝天飞过。放眼望去,一群被称为“熊猫鸭”的斑头秋沙鸭悠闲嬉戏的模样十分可爱。

  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会长王舰艇带领团队又一次来到这里开展观测。只见他摆动着手中的相机,动作娴熟地拍摄鸟儿的倩影,并同一起前来的观鸟爱好者交流:“水面上那个上蹿下跳的鸟是斑头秋沙鸭,你看它浑身黑白的羽毛配色,像不像大熊猫,所以我们也叫它‘熊猫鸭’”。

  位于西宁市城东区的宁湖湿地公园,是湟水流域的景观。在宁湖湿地治理中,西宁市首次采用河道生态治理、污水净化回用、生态环境修复相结合的治理方式,使这里成为集河道自然、水体净化、生态科普、旅游观景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目前,这里已经建设了多处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采用潜流人工湿地与表流人工湿地组合技术,对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净化,有效削减各种水污染物,今天,处理后的污水回用于下游宁湖湿地景观用水,水润景观的优美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每个月王舰艇都会带着团队成员来到宁湖湿地公园观测鸟类情况,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宁湖湿地主要集中了雁鸭类水鸟,是青海全省鸟类的重要栖息地之一,也是众多观鸟爱好者的聚集地之一。

  今年63岁的王舰艇,小时候就十分喜欢去草原、树林观察那些飞翔的小鸟、爬行的昆虫和花花草草。2003年,他来到青海湖畔拍摄纪录片时,拍到了一只天鹅,这让他格外兴奋,正是因为这次青海湖之旅,改变了王舰艇的生命轨迹,踏上了职业观鸟之路。

  因为无比热爱,所以王舰艇成为了一名专业的“鸟迷”。多年来他奔走在青海高原的峡谷、高山与河流间,不断的学习积累和实践,让王舰艇成为了一名高原鸟类的专家和高原生态环境的记录者。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寺沟,王舰艇因为见到了一大群繁殖的黄嘴山鸦而开心,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千姿湖和松巴峡,他会因记录到数只白尾海雕越冬而兴奋。日复一日地观察、记录各种鸟儿,到目前王舰艇可以识别青海境内鸟类400余种,参加科普活动80余场。他用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一段段珍贵的视频,向人们展现高原鸟儿的美丽,也传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保理念。正如王舰艇所说,观鸟的同时也要记录,这种针对本土鸟种的调查和数据积累,也在见证着高原生态的变化。(夏连琪 宋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