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5-07 10:22    编辑: 马秀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南川东路西宁市烈士陵园北侧。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红军横跨黄河两岸,欲打通苏联,形成雄峙西北的战略态势。红四方面军之五、九、三十军及总直部队21800余人,奉命于10月下旬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后因战局发生变化,中央决定放弃宁夏战役计划,制定新的作战计划,于11月11日,命令已经渡过黄河的部队组成西路军,肩负“在河西创立根据地,直接打通远方,准备一年之内完成之”的重任。由此,西路军开始了西征甘西北地区、打通与苏联的联系通道的战斗历程。

  红西路军渡河西征,蒋介石得悉后,迭次电令马步芳围追堵截。西路军与甘、青两省国民党军阀马步芳、马步青及地方反动民团展开了浴血奋战。在给养十分困难的劣势下,全军将士万众一心、前仆后继,与敌人鏖战近5个月,经历大小战斗80余次,重创马步芳、马步青军队,但终因孤军深入,寡不敌众,于1937年3月中旬兵败祁连山。

  1937年3月前后,马步芳将在河西战役中被俘的红西路军将士6000余人陆续押送至青海,他们绝大多数是从张掖经民乐、祁连、门源、大通到西宁,少数是从武威取道永登、民和、乐都到西宁。途中,被俘红军遭受了敌人残酷迫害,行走困难的伤病员被杀害,年小体弱的被活埋,还有的被敌人活活烧死,最终5600余人到达西宁。马步芳将其中2800余人编入其新编2军所辖补充团,从事修建营房、桥梁及校舍等强制性劳动,其中400余人被强迫编成工兵营在循化县劳作。西路军被俘人员中有大批的女红军指战员,她们或被送工厂做苦工,或被送与马军属下官佐人员弁作妻奴。无论被管制于何处,他们都是生活在血雨腥风之中,被迫忍受种种屈辱,甚至死于非命。被俘红军指战员中有1600多名遭杀害。

  西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刘瑞龙(化名李占魁)和刘静生、魏传统、徐宏才、惠子明、董光益、张玉清、袁正明等8名同志在张掖狱中成立了一个秘密党支部,刘瑞龙任书记、魏传统任副书记,领导难友开展对敌斗争。被敌人押到西宁后,在狱中他们利用放风与大家接触的机会,进行革命气节教育,以《苏武牧羊》歌词“留胡节不辱”“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稍亏”等互相激励。时隔不久,敌人将刘瑞龙、魏传统、徐宏才、惠子明等四人押送兰州,被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营救去了延安。九军军长孙玉清宁死不屈,于1937年5月下旬被马步芳秘密杀害,时年28岁。西路军政治部组织部长张琴秋被押到西宁后,化名苟秀英,被同志们掩护起来,领导大家与敌人作斗争。这些在战场上同敌人展开殊死战斗的英雄,被俘后面对敌人的残酷迫害,以各种手段坚持斗争,表现出了视死如归、忠贞不屈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中国共产党从国家、民族命运大义出发,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此后,周恩来根据党中央指示,多次派遣地下党员或特邀民主爱国人士前往甘、青两地,利用各种渠道,通过各种办法与“二马”交涉,要求停止对西路军的进攻;看望被俘人员、密嘱中央指示。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使得4000余人摆脱敌人魔爪,返回革命队伍。

  为纪念红西路军牺牲的英烈,中共西宁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在西宁市烈士陵园内修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1988年8月15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揭幕开馆。2006年,省委、省政府做出了重建纪念馆的决定,新馆选址于西宁市烈士陵园北侧。2010年6月28日举行了开馆仪式。2015年5月,西宁市对纪念馆进行扩建改造工作。8月,完成改扩建,新馆开馆,展线由原来的400多米增加到678米,集绘画、雕塑艺术,声、光、电数字控制为一体,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红西路军的整个历史。

  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李先念、徐向前等先后为纪念馆题词。纪念馆对弘扬西路军革命历史、教育和鞭策当代干部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一座富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等。

  (中共青海省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