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的经典杰作:靴形彩陶器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07-12 09:31    编辑: 马燕燕         

 

 

  一、靴形彩陶器的面世与构造

  1989年9月,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柳湾原始社会公共墓地以东三百米处兴修农田水利工程时,一件极为罕见的文物瑰宝——“靴形彩陶器”尘封千年之后,在村民赵菊花的锄头下穿越时空隧道再次回归人间殿堂。这是一件距今3000年前青铜时代辛店文化山家头类型的生活遗物,它的出土,为我国古代先民服饰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靴形彩陶器为夹砂红陶材质,头圆跟方与短靴靿为此器造型的重要特征。它由靴靿、靴帮和靴底三大部件构成。其器外表通体浇注紫红陶衣,运用黑彩在靴面上以双条纹、双折线纹及三角纹等纹样,相互组合构成完整的几何图案,靴靿与靴帮之间绘制两条曲形弦纹将两个重要组成部件明确分隔。口径6.6cm、底长14.6cm、底厚0.6cm、高11.6cm(图1)。针对靴面上的彩绘图案进行推测,不难看出灵慧的先祖不仅注重物品的实用性,而且还十分重视物品的美化装饰。当时的先民们所穿的皮靴,其上一定附加各种材质的实用配饰。譬如,在皮靴上穿皮条以起到加固作用,皮条两端绑缚小骨饰或小玉饰达到点缀的效果;譬如,在靴面上缝绣各种信仰图案或缝制铜扣、铜铃等有响声的饰品,以此恐吓蛇虫的侵害;甚至在靴面上绘画或雕刻出自己喜爱的图案满足人们的视觉。这件靴形器上的彩绘图案或许正是反映当时鞋面上的不同配件与装饰。按制鞋工艺流程对照,当时制靴步骤可能是先选好皮质材料进行裁剪,然后将剪裁好的靴靿、靴帮部件进行对折拼接缝合,最后将缝合好的靴面徜在靴底之上。此靴的历史性成就在于它已完全脱离了用整块兽皮裹在脚上的原始鞋的状态。

  由此看出,青铜时代制鞋技术已经做到“帮底分件”的结构组合,懂得选用兽皮不同部位的质地进行靴靿、靴帮和靴底的制作,并且知道将磨损原理应用于制鞋工艺中。例如,选择较薄的柔软皮革制作靴靿和靴帮,而将较厚的皮革用鞋底。这种经验是经过长久的摸索实践、代代相传、不断的改进与发展方能完成。通过对靴形彩陶器观察,古代制靴形制,左右对称,无左右脚区分,从中看出古代先祖穿鞋不分左右脚的启示。值得注意的是,从靴形器的靴帮与靴底的衔接处,明显看出靴面向外突出,此为反绱工艺的明证。反绱工艺不仅在中国,即使在世界制靴史上也居有重要的地位。直至今日,国内外制鞋业依然在沿用。学术界认为,在新疆罗布泊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牛皮靴是中国出现反绱工艺最早的实例,代表了西域民族甚至汉代制鞋业的最高水平。然而,柳湾靴形彩陶器所反映的反绱工艺,显然将这一工艺在中国出现的年代大大地提前了。

  二、鞋文化的历史文脉

  一般认为靴子的诞生地应在北方草原地带,对汉族产生影响则在战国时期。赵武灵王首先将皮靴引进装备军队,这是当时逐渐放弃车战、骑兵战术兴起的新型装备。关于赵武灵王始着胡履的记载在《释名》中云:“古有舄履而无靴,靴字不见于经,至赵武灵王始服。”《中华古今注》载:“靴者,盖古西胡也,昔赵武灵王常服之。”其制:短靿、黄皮。虽然中原地区古代民族的鞋也有皮质的,但无统(即靴靿),靴与鞋的主要区别就是有无靴靿。《说文解字》曰:“鞮,革履也。胡人履连胫,谓之络鞮。”柳湾靴形彩陶器的面世,有利说明短靿靴不只是在北方草原地带出现,而且在青海河湟地区古代先民服饰中早已产生。

  古代鞋履,形象资料不太具体。从文字记载看,主要有履、舄、屦、屩、鞋、靴等制。履是鞋子的总称,凡是用作礼服的鞋,都可称其为“履”。诸履之中,以舄为贵。《天官》载:“舄只朝觐,祭祀时服之,而履则无时不用也。”据载,周代皇帝之舄有三种颜色:白色、黑色和赤色。其中以赤舄为上服,因“赤者盛阳之色,表阳明之义”。皇后之舄也有三色:赤色、青色和元色。其中以元色为上服,因“元者正阴之色,表幽阴之义”。所以皇帝在最隆重的场合都穿赤舄,而皇后则穿元舄。舄的材料,多用绸缎,与其他鞋履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鞋底,一般采用木制厚底。崔豹《古今注》称:“舄,以木置履下,干腊不畏泥湿也。”屦是一种便履,用麻葛等材料制成,多薄底,为仕宦平常家居穿著。外出则穿屩。屩是一种草编鞋履,比较轻便,适宜行走。《释名·释衣服》记:“屩,草屦也。”鞋是一种装有高帮的便履,初用皮革制成,故“鞋”字从革。后也有用丝麻制作的,名叫“丝鞋”、“麻鞋”。穿时上面用鞋带收紧,一旦脱下,“则舒解也”,古时“解”与“鞋”同音,故以鞋名之。

  关于柳湾靴形彩陶器的文化年代问题,征集者将其定为青铜时代辛店文化遗物,距今约3000年左右。从大的文化概念上是没错的,但较为笼统,对其应有详细分析之必要。辛店文化自1923年由瑞典学者安特生首先发现以来,随着田野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与研究,已命名了几个文化类型和组。主要有张家嘴类型、姬家川类型、山家头类型、甲组、乙组、唐汪组等等。辛店文化分期较为复杂,因此,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文化群体面前,将靴形彩陶器归之于辛店文化大范畴中是不够精确的。好在与靴形彩陶器同时出土的还有1件夹砂圜底灰陶罐,直口、折耳、圆腹。口沿、器耳和颈腹分界处均塑附加堆纹,器腹施绳纹,此器的总体特征均与辛店文化山家头类型二期圜底罐一致。而靴形彩陶器上的彩绘图案风格,也与山家头类型二期彩陶罐上的画风相同。其中,双线条、直角双线条、垂线、三角等均属山家头类型二期彩陶绘画的典型纹样。因此,应将柳湾靴形彩陶器的准确年代归属于辛店文化山家头类型二期,文化年代大致相当于商代早期。

  靴形彩陶器是由哪个民族制作的也是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众所周知,在先秦两汉时期的甘青地区是多民族交错共存的地带。古文献将这一区域称其为“西戎”或“羌”。羌字出现较早,在《尚书·牧誓》中,武王伐纣时就有“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个部落联盟会于牧野的记载。《诗经·商颂·殷武》也有,在商王武丁之时,曾讨伐诸羌,“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的描述。在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中,从第一期即武丁时期起,就经常提到俘虏羌人用来供祭的记事。河湟地区,即古代的“湟中”一带,战国至汉代就是羌人的重要居住中心,羌人活动范围大概可达陕、甘、宁交界地带。从《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看,羌人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不同的种姓。有的种姓其文化发展较早、较高、较强大;有的则发展的较迟、较落后、较弱小。据此推测,河湟地区出土的这件辛店文化山家头类型二期的靴形彩陶器,也应该视为羌文化中的杰作之一。

  目前所知比柳湾靴形彩陶器时代更早的遗物还有:新疆楼兰夏代古墓出土的一双穿在女性干尸脚上的羊皮靴,基本完好,皮质灰白,靴内羊毛依稀可辨。皮靴由靴靿和靴底两大部件组合构成,手工极为精巧,针孔细小并以筋线缝合。靴靿高约20厘米,靿前开口,用2厘米宽的皮条制成搭攀。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3885±95年,相当于夏代。

  从《中国文物报》上获悉,甘肃省玉门市清泉乡青铜时代火烧沟墓地出土了1件男性彩陶俑,足蹬一双高至膝部过于肥大的高靿靴,足尖上翘,靴面与靴底分界明显。其年代经碳14测定为距今3800年前后。

  考古资料表明,距今两万年前,远古人类就已经开始选用生牛皮和草加工制作鞋子了。那些简陋的鞋子,就是当今品种繁多、款式新颖的现代鞋的先驱。国外学者认为直到古埃及、古罗马和古希腊时期,手工制鞋业才开始具有明显的文化和经济特征。据拉尔夫·布赖恩《制鞋和皮革百科全书》的记载,最早反映古代手工制靴的是公元前1450年的古埃及壁画,那幅壁画描绘了制作皮靴的生动情景。公元前1550年至1100年的古埃及,甚至出现了专门为制鞋匠建造的纪念碑。根据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有关制靴资料,其制造年代当属中国为最早。新疆楼兰夏代古墓出土的羊皮靴、甘肃玉门火烧沟青铜时代墓地出土的穿靴彩陶俑、青海乐都柳湾出土的青铜时代辛店文化山家头类的靴形彩陶器,无论从年代还是制作工艺均已达到世界领先地位。当然中国最早的靴子始于何时,还有待于考古发现与研究的证实。

  通过古代鞋靴资料梳理,使我们感受到,它同样记录着人类艰苦创业的每一步跋涉的足印,承载着各时代、各地缘、各族群的社会文化风貌,凝聚着古代先民的勤劳与智慧,碰撞出远古时代的科技火花。因此,探讨古代鞋靴文化,有助于现代人对古代社会风俗的进一步了解,实际上制鞋业也是古代民族手工业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青海河湟地区出土的靴形彩陶器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虽然它只是一件容器,但其造型结构却在诉说一个久远的伟大创举所经历的漫长岁月,使我们对古代先民所研创的制鞋源流充满了无限的敬畏。(柳春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