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宗·水源·路之冲 ——“一带一路”中的青海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05-17 09:57    编辑: 马秀         

  第二部分  汉风羌道

  秦汉时期,匈奴崛起于北方草原,在冒顿单于时期“破东胡,走月氏,威震百蛮,臣服诸羌”,青海羌人和西域羌人成为匈奴进攻汉王朝的辅助力量。到汉武帝时期,西汉开始“北却匈奴,西逐诸羌”。汉昭帝时,西汉设置金城郡,自此青海东部正式纳入中央管理的郡县体制。东汉时期则从金城郡中析置西平郡(今西宁市),进一步巩固了汉王朝的西部边疆。正是在此历史阶段,青海羌中道成为连通东西的交通要道,与靠北的道路共同组成了沙漠丝绸之路。

  为联合西北各民族共同抗击匈奴,张骞两次奉汉武帝命令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通道,使天山南北与内地首次连成一个整体。这段历史被司马迁形象地称作“张骞凿空”,这条通道就是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虽然没有实现最初的军事目的,但丝绸之路上使者相望,商旅不绝,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交融,沟通了中原和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对后来东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初,匈奴与羌人遥相呼应,形成对汉朝的半包围,经常发动掠夺人口和财富的战争。张骞向汉武帝建议“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在长期的韬光养晦后,汉朝发动了对匈奴的反击战争。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汉军进行的西路作战三次重创匈奴,在今甘肃兰州以西一带沿祁连山至罗布泊,空无匈奴。随后,汉朝陆续设置了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四郡,隔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迫使羌人退出湟水沿岸地区,难以北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