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开展“世界湿地日”系列宣传活动启动
启动仪式上中学生代表宣读湿地保护倡议书
2019年2月2日是第23个“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的宣传主题为“湿地与气候变化”。为大力宣传湿地保护的重大意义,普及湿地保护知识,进一步提高公众对保护湿地重要性的认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保护湿地的积极性,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在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的精心组织下,26日上午,在西宁市人民公园举行“湿地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
“世界湿地日”主题宣传活动由青海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共青团青海省委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主办,青海省湿地保护协会、青海省环境教育协会、西宁市观鸟协会承办,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野生动物学会等单位合作参与了本次系列宣传活动。系列宣传活动从1月17日开始,围绕湿地动植物保护开展了五场室内室外自然体验活动。分别在西宁市一中举办了湿地知识与观鸟知识讲座,在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宁湖湿地、西宁市人民公园开展了观鸟活动与自然体验,共有西宁市一中、西宁市十一中、西宁市七中、西宁市十二中、西宁市五一学校等360名青少年及家庭参与。
参与湿地日海报手绘活动本次主题宣传活动的开展,为西宁市普及爱鸟护鸟和推广野生动物保护开了个好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宣传活动提高了中小学生及广大市民保护环境、爱护湿地的意识,倡导公众积极加入关注湿地、保护湿地的行列,为共同打造鸟语花香、山川秀美的新西宁努力奋斗。
在宁湖湿地公园开展观鸟自然体验活动
青少年分享湿地保护感受
了解湟水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参与湿地日海报手绘活动
相关键接:
1、湿地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承担着地球上水源及补充地下水、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改善环境,保留营养物质从而减少温室效应、防止盐水入侵、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及自然观光、旅游、娱乐和教育和科研的功能。
2、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2013年开始试点,2018年12月通过验收,地点位于西宁市区内湟水河流域西宁城区段,即湟水河及其一级支流北川河。现已建成海湖湿地、宁湖湿地、北川湿地核心区。湿地公园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共有野生植物33科82属103种,野生动物145种。鸟类15目36科110种,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3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7种,省级保护动物10种。5年来,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有效地开展了湿地保护、科普宣传、科研监测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西宁市水系水质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