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直击
兰州新区绕圈赛:不可思议!收官战绿衫再遭翻盘
竞技体育的赛场总是有太多的不可思议发生,在最后一个赛段领骑衫再被抢走,这或许是法国马赛车队琼斯·布伦顿所没有想到的,也是所有人没有想到的,这样的情况在环湖赛历史上更是不多见。
在昨天的赛场上,斯洛文尼亚艾德里亚莫贝尔队就像一个经验老到的猎手,周密部署,准确出击,收获绿衫。他们整整谋划了12个赛段,不断积累,终于在最后时刻给了对手“致命一击”,成就了本届环湖赛“冲刺王”的辉煌。
揭幕战和收官之战的赛场拼抢往往会更加激烈,兰州新区绕圈赛也不例外。昨天上午一鸣枪,大团就打破了集体行进的节奏,多名队员从一出发就开始突围,大团瞬间被拉散。直接奔着第一冲刺点去的斯洛文尼亚艾德里亚莫贝尔队若杰维奇·大山、法国马赛车队琼斯·布伦顿和白俄罗斯明斯克车队西拉赫·帕波克目标非常明确,他们已经全然不顾身后的大团会有怎样的防守战术,只是一竿子撸到底,抢夺最后的冲刺积分。第一途中冲刺点,若杰维奇·大山抢先通过,琼斯·布伦顿和西拉赫·帕波克排名二、三,3人的冲刺积分分别是92、96和87分。根据测算,选手们完成第一圈绕行的速度达到52公里/小时。
第二个途中冲刺点,若杰维奇·大山依旧保持强劲的冲刺势头,琼斯·布伦顿和西拉赫·帕波克也不甘示弱,三人的积分变化为97、99和88分。速度在不断加快,比赛节奏越来越紧张。大团完成第三圈骑行时,平均时速达到52.8公里/小时。
第二冲刺点过后,有更多的车手开始突围,但是斯洛文尼亚艾德里亚莫贝尔队和法国马赛车队因为“绿衫之争”紧紧控制大团,场面非常胶着。到最后一个途中冲刺点时,若杰维奇·大山和西拉赫·帕波克再下一城,获得5分和3分的加分,但是琼斯·布伦顿却出现了重大失误,竟然没有抢到这一冲刺点的积分,反倒是让紧随其后的白俄罗斯明斯克车队舒默·夫尼古莱拿到这1分。
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琼斯·布伦顿在最后一个冲刺点前的失误,让他痛失本届环湖赛“冲刺王”;若杰维奇·大山出其不意,绝境中放大招,笑到最后。
最终,米奇顿单车交易车队格林夫·卡登收获收官战冠军,亚军和季军分别由德国助力车队卡斯滕森·卢卡斯和澳大利亚学院车队斯科特·卡梅伦获得。
随着最后一个赛段顺利完赛,本届环湖赛的各色领骑衫终于尘埃落定。蓝色领骑衫代表的“亚洲最佳”是北京喜德盛-伊诺华洲际队大卫德诺克·伊俐亚;圆点衫代表的“爬坡王”和黄色领骑衫代表的“个人总冠军”是哥伦比亚曼萨纳车队赫尔南·阿吉雷;几经大浪,争夺最为激烈的代表“冲刺王”的绿衫属于斯洛文尼亚艾德里亚莫贝尔队若杰维奇·大山。(王宥力)
环湖广角
赛事现场气氛热烈。
胜利时刻。
8月4日,2018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迎来了本届环湖赛的收官之战兰州新区绕圈赛的比赛。黄灵燕摄
环湖日记
掌声不仅为冠军响起
8月4日星期六晴
十几天的时间匆匆而过,随着闭幕式晚会的顺利结束,第十七届环湖赛在兰州新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今天这篇日记的主人公叫王宥力,是我这十几天“并肩作战”的同事。
其实,直到今天早上,我还在考虑,作为“环湖日记”的最后一篇,我该记录些什么?十几天来,我看到了热情的各地观众,敬业的幕后英雄,忠实的环湖车迷和令人钦佩的车手,当然,还有一个个忙碌的媒体人。所以,今天,我想说说媒体人的故事。
对于我们这个团队来说,王宥力无疑是一位“环湖通”。车队情况、车手信息张口就来,有时说起一些车手的参赛经历,她都掌握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我眼中那些拗口而又难记的外籍车手,她都记得滚瓜烂熟。
从环湖赛开始那天,大量媒体记者都集中在赛段终点等待比赛结束。在这段漫长而又焦灼的时间里,根据环湖赛官方微博上发布的只言片语,王宥力很快就能分析出赛场上的局势,前方领骑车手是谁?这支队伍实力如何?一会儿有没有可能被反超?她讲得头头是道,并且经常预测出第二天的比赛结果。绿衫能否易主?黄衫能否保住?战局能否逆转?往往和她判断地不差分毫。特别是算起车手们的积分、排名,更是不输给专业团队。
她怎么这么厉害?我一边听着“爬坡王”“冲刺点”这些专业的名词,一边在心里琢磨。
王宥力说,2013年,她第一次上环湖赛,那会儿也什么都不懂,但一天天跟下来,自然而然地就融入紧张的比赛当中去,每天忙碌奔波,感觉环湖赛的采访生活比车轮转得还要快,节奏比比赛还紧张,然而那时只是沉浸在每天的新鲜感和速度激情中。
“你知道吗,去年在海拔4120米的大冬树山垭口,当看到第6赛段成绩单上显示个人总成绩第1名是青海天佑德车队216号乔纳森·蒙塞夫时,我哭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一刻我们整整等了16年,在世界海拔最高、难度最大的“皇后赛段”上,青海天佑德洲际队创造了奇迹。”王宥力说,那一刻,她突然懂了,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大家总喜欢站在终点处等待车队到来,这是一种充满希望的等待,更是怀抱希望的向往。
原来,她之所以这么了解,跟我想象中的一样,私底下做足了功课;但又跟我想象中的不一样,这个过程不是一个枯燥的经历,而是被兴趣所驱使,去了解赛事,了解车队,了解车手的“幸福之旅”。
这就是所谓的热爱吧,她是如此地热爱这份职业,才会这样用心地去关注这场赛事;她又是如此地热爱这场赛事,以至于对她而言,“相约七月去环湖”就像约定俗成一样,成了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的这份热爱,体现在远方的女儿打来电话询问她为什么还在出差时,那一声声抱歉里;她的这份热爱,体现在转场453公里时,在车上拿出电脑完成的一篇篇稿件里;她的这份热爱,体现在对着运动员名单和资料,反复琢磨的那一个又一个深夜里。
王宥力总是开玩笑说自己对于环湖赛有一种情结。我问她想跟到哪一届,她说至少到第二十届吧,也算是见证了环湖赛历史性的一刻,毕竟,这是一个让人来了就舍不得离开的赛场。
的确,在这个赛场上,有太多的瞬间值得我们铭记。在海拔4120米的大冬树垭口率先冲出终点时那个喜极而泣的瞬间;在因体力不支落后大团后独自破风骑完180公里的那个瞬间;在与冠军失之交臂后看着受伤流血的胳膊痛哭流涕的瞬间;在颁奖台上朝着台下开启香槟兴奋呼喊的那个瞬间……这十几天来,运动员每天都在用泪水和汗水诠释出令人振奋的体育精神,
不仅仅是王宥力,每一位媒体人都被这种精神所折服,每一位媒体人和运动员一样都热爱这个赛场,每一个媒体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环湖赛鼓与呼。
你听,在这个赛场上,掌声不仅是为冠军响起,每一个为它付出的人都值得尊敬。(咸文静)
独家解说
收官之战:尘埃落定梦圆环湖
8月4日,在经过了1841公里的艰苦征战后,第十七届“环湖赛”在世人的关注中鸣金收兵。
本届环湖赛收官之战:兰州新区绕圈赛,哥伦比亚曼萨纳车队和队员赫尔南·阿吉雷笑到最后,成为环湖赛最后赢家,包揽环湖赛团体总冠军和个人总冠军的好成绩。环湖赛赛场首秀,哥伦比亚队梦圆环湖。
14天,来自世界五大洲22支车队的环湖英雄不畏高海拔,高难度的竞技,展示实力,强劲反击,赛事一天比一天精彩,一天比一天激烈。
14天,壮阔的风景、艰难的骑行、惊险的路段,这一切构成了环湖赛的精彩看点。这既是对实力、勇气和信心的考验,也是对一路美景的最佳褒奖。
14天,热血沸腾,车轮飞扬,无论谁笑到最后,英勇骑士们都将是这里最大的赢家。
环湖赛总裁判播报员邱吉金:
最后的赛段全长108公里,单圈15.43公里,绕行7圈,分别在第一、三、五圈设置冲刺点。虽然前十二赛段的比赛结束后,除绿衫外,其余各色领骑衫已无太大悬念,但收官之战赛段冠军及“冲刺王”的竞争依旧激烈。
最后一个赛段的角逐,注定是一场争分夺秒的硬仗。比赛一开始,不断有选手突围,占据领先位次,但都被大团一一追回。根据测算,选手们完成第一圈绕行的时速达到每小时52公里。大团完成第三圈骑行时,平均时速达到每小时52.8公里。不断的突围,紧接着被追回,反复追击的场面一直持续,最后大团冲刺。最终四件领骑衫尘埃落定,群英争霸。
单纯与第十六届环湖赛相比,今年的赛事呈现出明显的特点:
新赛新气象:完成的平均时速、到达终点的人数都相对提高,希望更多的选手能够成为环湖英雄。从去年坚持到最后一站的90名选手到今年最后一个赛段完成比赛124名,从最初参加154名,排除体力不支、摔车等原因,最后完赛124名,这一成绩相当不错,这是比赛一大进步;去年比赛平均时速只有每小时40.3公里,本届比赛平均时速达到了每小时43.3公里,每小时增加了3公里,来之不易。
一路走来,环湖赛风雨17年,硕果累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环湖赛的举办,让世界了解青海,让青海走向世界;赛事本身具有高海拔、强挑战、长距离、天数最长等特点,也成为国际自行车联盟中较为凸现的一场赛事,吸引越来越多的高级别选手前来挑战,甚至有车手表示愿意每年都来参加比赛。希望今后的比赛设置更为专业化、合理化、精细化。
因为其海拔、地貌等原因,环湖赛是一个全世界不可复制的比赛。随着环湖赛影响力的提升,这一亚洲顶级赛事要想从洲际顶级赛事提升为世界巡回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从赛段的设置、赞助商的实力、参赛队伍的水平等等,都需要做很大的提升。
在路上像风一样,充满无限力量;在路上像风一样,苍穹任我去闯……衷心希望,环湖赛越办越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林玟均)
龙虎榜
各色领骑衫:
黄衫(个人总成绩第一):
哥伦比亚曼萨纳车队赫尔南·阿吉雷
绿衫(冲刺王):
斯洛文尼亚艾德里亚莫贝尔队若杰维奇·大山
圆点衫(爬坡王):
哥伦比亚曼萨纳车队赫尔南·阿吉雷
蓝衫(亚洲最佳):
北京喜德盛-伊诺华洲际队大卫德诺克·伊俐亚
团体前三名:
第一名:哥伦比亚曼萨纳车队
第二名:斯洛文尼亚艾德里亚莫贝尔队
第三名:白俄罗斯明斯克车队
亚洲团体第一名:
哈萨克斯坦维诺阿斯塔纳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