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9时30分,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巴沟乡然果村迎来了首届青海同德“宗日杯”高原越野跑挑战赛。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当地村民不约而同地穿上民族服饰喜迎赛事。当运动员从他们身旁经过时,小小的村庄沸腾了,洁白的哈达在村民的挥舞中翻飞成浪朵。“加油啊,加油!一定要坚持住!坚持就是胜利!”这是村民们对运动员的祈福与呐喊。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秉承‘绿色·健康·运动’的健身理念,坚持科学健身、产业兴利、体育惠民的发展方向,借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的东风,积累经验,谱写旅游产业与文化体育融合发展的新篇章。鼓励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体育运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我们从专业角度反复查看了三次路线,开了五次协调会,从安保、交通、医疗等方方面面都做了详细周密的安排。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青海最美的季节将具备同德特色的越野赛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青海,走进青海。”青海省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金丽娜如是说。
赛道内,运动员们以朝气蓬勃、顽强拼搏的精神面貌展示了各自的风采,也展示了高超的竞技水平和良好的竞赛风貌,赛道外的志愿者、医护人员、安保人员、裁判员等都在用心为他们服务,处处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和热情的微笑。
只见35公里、50公里的终点处摆放着饮料、水果等,供运动员们补充能量。中国越野行走协会的裁判员党众向记者介绍:“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为运动员做好后勤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在赛道布置路旗、路条,辅助计时,保证补给点的食物供应。”
每当有运动员们跑到终点,裁判员会拥抱他们,为他们披上毛巾,在场的所有人都会为他们鼓掌。党众说:“35公里参赛者基本都是00后,35公里大概要跑三小时,他们都非常优秀,跑得非常好,我感受到了青春的力量!”
24岁的吴昊旻特地从江苏赶来,她这次要挑战的是女子50公里,这是她2018年“愿望清单”上的一项。她说:“第一次来青海参加越野跑,蓝天与雪山的标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文艺节目展示了藏族特色,当地观众质朴善良,热情好客,这次赛事棒极了。”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以为35公里跑不下来,但是没想到我今天还是做到了。”35公里男子组冠军得主田迎宝高兴地告诉记者,虽然越野跑充满艰辛,但非常有趣味性,对跑步者的要求也更高,这次同德的比赛更具有挑战性,这次比赛对他来说是一次非常棒的经验。
17岁的选手李生龙来自西宁,他2015年进青海省多巴体育学校后开始接触越野跑运动,此后便多次参加全国性比赛。此次比赛中他以2小时33分32秒获得35公里男子组亚军,李生龙说:“因为高海拔的不适应性和上坡徒步力量的不足,在刚起步跑时体力没有跟上其他选手,只能在下坡和平地与其他选手拉近距离。为了今天的比赛,平时一直坚持训练,没拿到第一名,还是有点小遗憾。”但是,凡努力必留下痕迹,曾经为训练留下的泪与汗,就是他成长的见证。(栾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