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凯歌中的青海强音

来源: 西海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05-21 09:27    编辑: 马燕燕         

  给工友们演唱“花儿”

  钻研工作.王春雪翻拍

  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影响了千千万万人的命运。当一批批工厂迁到青海后,不少青海人的未来也因此悄悄发生着变化。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了三线建设中的一员,为工厂奉献了一生,有的甚至奉献了两代人的青春。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

  进厂当工人

  “99厂招工啦!”1971年的一天,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传进了王存福的耳朵里。那时的王存福,是乐都高庙的一位农民。祖上世世代代都是农民的他,本以为这辈子就如同父辈们一般,面朝黄土背朝天,平平淡淡地过下去。然而招工消息,却彻底改变了他和很多年轻人的命运。

  就这样,王存福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走进了代号99号信箱的青海铸造厂的大门。与他们一同进厂的工人有七八百人,他们分别来自乐都、民和、湟源等地。“我们从农民成为了工人,这件事在当年是非常令人羡慕的。”王存福说,当时一起进厂的大部分人,是从农村招来的。

  在青海铸造厂,王存福一干就是近三十年,他为厂子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岁月,厂子也回报了他。

  “那时的我们,各方面都是非常好的,厂里有学校、医院,孩子们上学不用愁,可以从小学上到高中,老人们生病了也可以去厂里的医院诊治,在当时,这么好的待遇可是没多少人有的。”王存福感慨道。

  唱着“花儿”进了宣传队

  刚进厂的时候,一切都是陌生而新鲜的。王存福在师傅的悉心教授下,不断学习技术,并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铸工。那时,厂里的工友来自五湖四海,性格开朗的王存福发现,外地“铸友”们的业余生活较为单调,所以每当下班后,爱好文艺的王存福就和本地工友一起唱起“花儿”。

  “外地的工友们对“花儿”很好奇,但他们听不懂歌词。所以每次我们唱完后,都会给大家解释歌词及表达的含义。慢慢的,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能哼两句了。”在王存福和很多青海“铸友”的带动和感染下,北京的“铸友”唱起了京剧,洛阳的“铸友”唱起了豫剧,厂区职工们的业余生活逐渐丰富了起来。

  1973年,厂子里成立了宣传队,包括弦乐队、民乐队、歌舞队等,爱唱“花儿”的王存福也被选拔到了宣传队,成了厂里的第一批“花儿”歌手。此后,每逢节假日,王存福都会登台给“铸友”们唱“花儿”。虽然很多年后厂子倒闭了,但工友们的情谊并没有断,直到现在,他们还会定期聚会,每一次聚会,王存福都会给大家演唱“花儿”,这是一份属于他们的共同记忆。

  本地人成为主力军

  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浪潮中,许多青海人“献了青春献子孙”,为青海的工业振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原海山轴承厂的员工郑玉品介绍,除了青海重型机床厂、一机床厂和西钢等少数几个厂之外,青海的大部分三线企业在中后期发展过程中,本地人都成为了主体。

  1982年,郑玉品从机械厅技工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海山轴承厂工作。据他了解,当时厂里的大部分都已经是本地人了。“因为随同三线企业一起迁过来的工人,大部分是原厂的技术骨干。多年后,这些技术工人逐渐老去。为了厂子的正常生产,三线企业招了很多本地人,比如技工学校的毕业生或者转业军人。”郑玉品说,上世纪80年代,海山轴承厂的本地人占到了厂区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多。

  “1970年至1973年间,青海铸造厂每年都会招收不少本地工人,1971年,更是招收了七八百人,成为历年之最。很多人以为,三线建设都是外地人参与的,其实不然,很多本地人也参与了。尤其是老一代三线人退休后,很多青海本地人就成了第二代三线人。”王存福先生介绍。

  建设青海,也支援全国

  青海省是三线建设的一个重要地区,曾建设了大量的军工和民用工业设施。代号221、705、704、701等企业和研究单位,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实验成功,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机床厂、二机床厂、青海铸造厂、海山轴承厂、西宁钢厂等一大批民用工业企业,为青海省现代工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千千万万青海人奋斗在三线建设的一线,他们生产的产品,不仅用于青海的建设,也支援了全国各地的建设。如海山轴承厂生产的轴承,曾畅销国内外,使用到很多机器中。青海重型机床厂的铁路车床等产品,曾支援过非洲的坦赞铁路,诸如此类的例子非常多。”郑玉品说。(王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