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7中国青海国际冰壶精英赛
赛场上的本土裁判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7-12-17 10:02    编辑: 成忱         

  午饭过后,执裁冰壶精英赛的我省裁判马雯立即赶到现场,因为是首次执裁国际赛事,所以她不敢有一丝懈怠和马虎,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马雯是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接待部的职工。今年11月份,她通过培训成为了一名年轻的冰壶赛观察裁判。

  “我在上海参加完冰壶裁判培训后,不久就参加了全国青少年冰壶竞标赛执裁任务,那次执裁没那么紧张。今天算是第一次独立完成执裁,国际赛场的压力可真不小,几轮下来才发现其实自己要学习的地方还特别多。”马雯说,冰壶运动是一项名副其实的绅士运动,只有在冰壶位置难以分辨出哪只更接近圆心时,才会看到裁判拿着形同圆规的测量仪器出现在比赛场上,所以冰壶比赛很少会由裁判判定。

  马雯告诉记者,观察裁判其实是裁判长的“眼睛”,需要在各赛道周围来回走动,观察冰壶赛场上运动员的冰壶有没有触碰底线、有没有犯规和在前掷线之前有没有放手等。“虽然学习了很长时间,但作为赛场上的执裁者,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我还是缺少经验,需要长时间的学习积累。”

  青海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副主任陈新梅说,要将冰壶赛办成我省的一项品牌赛事,就离不开冰壶裁判。从首届国际冰壶邀请赛结束后,多巴基地就着手培养自己的冰壶裁判,从今年6月份开始,基地先后派出50名学员前往上海参加冰壶裁判培训,并首次在全国青少年冰壶锦标赛得以考验。这次冰壶比赛我省7名冰壶裁判肩负执裁任务,也算是一场实地考验。在随后即将举办的全国冰壶锦标赛上,我省将派出17名裁判执裁赛事,他们将单独完成比赛各方面的执裁任务,通过各种淬炼,让每一名本土裁判都经得起大赛的考验。

  记者了解到,培养优秀的冰壶裁判是我省通过大赛助推全省冰雪体育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将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步提升,“高原第一冰”的魅力和意义才会同步提升,不断扩大国家高原冰上训练基地的影响力。(王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