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青海的生态画卷

来源: 西海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09-17 10:37    编辑: 马秀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我省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引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建设的各方面,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发展更加扎实有效,取得丰硕成果。

  濒危野生动物成群现身

  今年3月,三江源国家公园森林公安局民警用镜头记录下了一群奔跑的野牦牛,足足有四百多头。镜头所记录的地点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的雪地上,风声呼啸,一群野牦牛从山顶奔向平地,远望像一条黑色的飘带在流淌,甚是壮观。

  5月21日,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麦秀保护分区,牧民连续发现雪豹活动的踪影,最多的一次有6只。据三江源国家森林公安局民警介绍,6只雪豹共同嬉戏的画面实属罕见。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民警介绍,以往三江源腹地牧民群众发现的雪豹是单独活动的,此次4只以上的雪豹集体现身很少见,说明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改善显著。

  麦秀林场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核心区,是三江源区国土面积较大的原始森林之一,境内复杂的地形与森林、草原植被为野生动物栖息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近年来,麦秀林场保护得当,岩羊、旱獭、野兔等野生动物数量恢复明显,为雪豹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四百多头牦牛奔腾曲麻莱、6只雪豹现身泽库麦秀林场……随着三江源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野生动物集体亮相的频率越来越高。6月4日,三江源国家公园森林公安局索加曲麻河派出所、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森林公安局民警在联合巡护途中看到了近百只白唇鹿集体渡河的场景。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沼泽湿地保护、沙漠化土地防治等生态公益性项目和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三江源地区林地面积逐步扩大,森林生态功能增强、沼泽湿地逐渐恢复、湖泊面积增大……草原众多趋好的态势,为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青海湖变美变大了

  “以前一刮风,青海湖周边就黄沙漫天,连门都出不去。”家住海晏县三角城镇的牧民才让扎西说,这几年,先前治理过的沙丘中还出现了泉眼,身边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地处青海湖北岸的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是环青海湖沙区的重点沙化县。这里的沙丘一度吞噬着青海湖畔的草原,威胁着铁路和公路。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海晏县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方法,治理青海湖地区的沙漠,现已形成绿色景观带,护卫着广袤的青海湖生态。

  在环湖地区,通过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和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林业项目的实施,人工营造的灌木林逐步成林,封山育林地在围栏封护和专人管护下,植被得到自然恢复,林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在逐渐发挥,青海湖流域沙区的沙化程度逐渐减轻。

  青海湖流域综合生态监测显示:青海湖流域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维护良好,近40年来,1974年青海湖面积为阶段最大,2004年青海湖面积为阶段最小;2004年之后,青海湖面积持续增长,2004年至2016年间,青海湖面积增大169.67平方千米,相当于25.5个西湖面积。

  林业建设实现新突破

  以长江、黄河、澜沧江河谷为主干,三江源草原深处高山峡谷纵横,这些高山峡谷中分布着一些森林灌木。与无边无际的草原相比,虽然森林灌木的面积不是很大,却是高原上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重要生态体系,保护好这些天然林资源,对于保护好生命的水源,显得至关重要。

  从同仁县城沿隆务河向南溯流而上,海拔逐渐升高,随之出现在眼前的是连绵的高山和遍布山野的苍松翠柏,这就是紧邻泽库草原的麦秀林场。穿过这片高寒森林,便进入了平均海拔3700米、属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和泽库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农区和牧区的划分也以此为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片总面积为66000公顷的林地是青南草原和黄河谷地农业区的天然屏障,在调节草原气候、涵养及净化黄河支流隆务河水源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生态角色。

  从黄河流域再到长江流域,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的玛可河林区的牧民们也尝到了封山育林带来的积极效益。

  玛可河林业局管护着我省境内长江流域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这里曾经以出产大量的木材而闻名,林区的群众也曾一度过着“靠山吃山”的日子。如今,随着天保工程和三江源工程的实施,这片总面积10多万公顷的林区已被全部封山育林。

  自从实施封山育林后,原来的伐木工都干起了育苗和植树工作,林区的群众也参与植树。这几年仅人工补植面积就达数万亩。科学测定的结果是林区森林覆盖率增加,林地面积扩大,林分质量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加强,林中野生动植物数量也明显增加,雪鸡、麝、猕猴等珍稀动物已屡见不鲜。

  统计数据显示,往年我省造林规模约保持在10.66万公顷。今年全面开展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以来,目前已完成造林近23万公顷,完成率为86.3%,今年有望突破26万公顷。(赵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