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族音乐《格萨尔》史诗音乐抢救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开办《格萨尔》史诗说唱艺术电视栏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成果暨传统手工艺品集中展示;
为果洛格萨尔史诗(玛沁、德尔文村、建设乡、门堂乡)四个童声合唱团进行授牌;
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解读暨格萨尔音乐培训讲座;
召开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进工作座谈会……
最近,《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建设工程系列活动搞得如火如荼,这标志着《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落地实施工作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也标志着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开启了新的篇章。
格萨尔文化作为世界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近年来,在文化部、省文化新闻出版厅的高度关注和全力支持下,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4年7月获批设立,2016年12月同意《规划》实施,为挖掘、保护、传承、发展格萨尔文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纳入全州“十三五”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全面部署。在《规划》建设工程系列活动期间,果洛州通过组织召开系列座谈会及工作推进会,从文化部、省文化新闻出版厅相关领导到社会各界的格萨尔文化专家、学者,结合格萨尔文化保护工作现状,建言献策,形成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导性资料。
做好果洛非遗保护工作,着力点是“两个提高、两个带动、一个抓手”。提高格萨尔史诗文化的传承、实践水平,提高果洛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水平;带动丰富民族民间文化,带动扩大当地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以实施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为主要抓手。要抓好“两件大事”。格萨尔史诗传承方面,继续支持办好童声合唱团,委托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对果洛专门举办师资培训班。争取让果洛童声合唱团成为果洛、青海乃至中国的藏族品牌。传统工艺方面,以研培计划为切入点,使学员作品实现“新量产、成系列、创品牌”,并形成“大平台、大市场”,让外界广泛了解果洛传统工艺的提升和发展。
在格萨尔博物馆和果洛州群艺馆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成果暨传统手工艺品展中,参加非遗传承人研修研习班的学员们用学到的新理念、新知识结合传统技艺手法制作的精美工艺品使参观展出的领导和嘉宾纷纷翘起了大拇指;格萨尔史诗童声合唱团的三期小学员们用他们精彩的演出迎来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阵阵掌声,这些虽然只是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但充分展示了果洛州在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姿态和工作成果。
在接下来的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中,将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和理念,加强传统民族音乐和传承人抢救保护工作,加大培训力度,支持果洛传统工艺产品进故宫、进恭王府,了解市场需求,引领创作,组织生产;支持果洛传统工艺产品通过阿里巴巴、中国手艺网等网络平台,拓宽销路,增加受众;坚持政府保护与民间保护相结合,财政投入与社会资金投入相结合,形成共同参与、共同抢救保护的新局面。(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