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环湖赛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17-07-28 10:07    编辑: 许娜         

  直击赛事

  天水-平凉:意外中止

  竞技体育就是这么让人琢磨不定,前一秒确定的事情在后一秒就不知道会有什么变化。环湖赛就是如此,无限的变数和可能让它“圈粉”无数,是哭是笑,是喜是悲,不到终点冲刺永远都是未知数。

  昨天的比赛是青海天佑德洲际车队保住黄衫的“生死一战”。一大早,青海天佑德洲际车队的董晓勇和张志善比别的队员早出发了一个多小时,尽管已经退赛,但两个小伙子还是认真地穿戴装备,骑行在赛道上。他们表示,退赛的确是无奈的选择,但他们想用这样的方式为自己的队友和黄衫乔纳森加油助威。

  天水至平凉是本届环湖赛距离最长的赛段,赛前就有预测有人会对黄衫和圆点衫“不怀好意”,因此昨天比赛一开始乔纳森和拉米雷斯还是非常谨慎,表现也很积极和活跃,一直处在大团前方。或许赛段已经进入了倒数,因此有更多的车手开始放手一搏,为车队赢得更多的时间。

  队伍“杀”出去仅两公里,日本UKYO车队和澳大利亚圣乔治队两名车手就开始突围,但突围优势也只保持了11公里。到18公里处时,荷兰曼骑队42号斯蒂芬·巴克退出比赛。又行进了约10公里,阿塞拜疆希耐基巴库队加布雷洛夫·萨米尔、宁夏体彩LIVALL队206号阿尔坦·祖尔和日本UKYO车队81号奥斯卡·米诺·普若尔形成领骑小组并一起抢下第一个途中冲刺点。之后,大团开始收紧,同时形成的7人追击小组和领骑小组在49公里处被大团抓回。

  但是,昨天各车队显得异常活跃,不断有车手挑衅大团的耐心,有人突围马上就有人追赶,主集团四分五裂被拉成一条长线,但黄衫和圆点衫始终在大团前方,和队友一起控场。很快,意大利威廉队16号莫萨卡·雅各布、乌克兰科尔斯队22号安德烈·布拉塔什克和宁夏体彩LIVALL队204号安徽肽万冲过第一个爬坡点;第二个途中冲刺点第一名被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维诺队71号格迪驰·叶午格尼拿下,看来已经拥有蓝衫的他对绿衫还是有想法的。

  然而,车队并没有“坚持”到第二个爬坡点,在完成158公里的比赛后,车队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暴雨,路面上开始大量积水,赛道湿滑,已经不适宜继续比赛。很快,经过环湖赛组委会、裁判团、运动员代表研究,并根据UCI相关规则条款决定停止比赛,这也是环湖赛历史上首次因为天气原因中止比赛,但在国际大赛如环法、环意大利的比赛中都有先例。截止到本报记者发稿时,裁判团对本赛段的成绩计算还没有发出公告。

  昨天的赛段可谓风雨兼程,车队出发不久就开始下雨,直到比赛中止,期间除了身体不适原因退出比赛的队员,没有一名队员主动退赛,他们迎风骑行、迎雨挑战,用坚强和韧性尊重赛事、尊重自己的职业、尊重体育精神,所经之处受到了当地群众热烈的欢迎和敬佩。很多队员有不同程度的摔伤,但他们依旧在坚持,拒绝上救护车,深深地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今天,比赛进入第十二赛段银川绕圈赛,剩下两个赛段全部是平道赛段,时间差多半不会再被拉开,因此对于青海天佑德洲际车队来说,只需要安全完赛,就可以圆梦本届环湖赛总冠军了。(王宥力)

  新视野

  比赛途中。

  暴雨中等待拍摄的记者。

  热情的观众。

  冒雨前行。

  7月27日,2017第十六届“青海农信杯”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进行到第十一赛段天水至平凉的比赛,但因降雨原因该赛段比赛被迫中止。上午9时,比赛在天水市麦积区鸣枪,该赛段是本届环湖赛比赛距离最长的一个赛段,比赛距离240公里,设有两个途中冲刺点和两个三级爬坡点。当比赛完成158公里时,突遭暴雨,造成路面积水、赛道湿滑,不适宜后半段的比赛,第十六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组委会做出相应调整,发出中止比赛的公告。这是记者拍摄到的比赛前段的几个画面。(黄灵燕摄)

  赛事导读

  银川绕圈赛:完美展示

  受到第十一赛段部分队员无奈退赛的影响,今天站在起点上的队员又少了,但这丝毫不会影响留下来的队员们的热情。

  银川绕圈赛是本届赛事绕圈赛中距离最短的赛段,全程105公里,分别在第2圈和第4圈设置途中冲刺点。比赛上午9时开始,起点设在贺兰山路贺兰山体育场北门,车队会经过公铁立交桥、进入亲水北大街,过贺兰山路、广场西路、北京路、滨河黄河大桥、长河路,第一次经过终点,随后进入金源路、如意路、秦月路、长河路,沿此路线绕三圈,终点设置在景城公园西门,全程预计需要2小时15分钟。

  银川绕圈赛对于车手们来说状态应该相对比较轻松了,除了赛段名次的争夺,对领骑衫的冲击应该不会再有威胁,拉米雷斯已经可以提前封王了,成为本届赛事名副其实的“爬坡王”;叶午格尼、艾哈迈的蓝衫、绿衫优势明显;青海天佑德洲际车队乔纳森的黄衫优势应该说不会再被撼动,因此这一赛段队员们或许会表现得更加完美,比赛也会更加精彩。(王宥力)

  八方有约

  外国记者“看环湖”

  7月19日的青海湖畔,蓝天、白天,遍地金黄色的油菜花和草地上奔驰的骏马,将大美青海的风采展示的淋漓尽致。车队尚未到达,“青海蓝”迅速在朋友圈“刷屏”。

  这一天,青海湖迎来了一年一度最为重要的日子——环湖赛在这里正式切换为环湖模式。同时,它也迎来了一批最会“刷屏”的人——参加环湖赛报道的各国媒体记者。

  那么,这些远道而来的外国记者是如何看待这场国际赛事呢?

  “我采访过很多欧洲的赛事,环湖赛比它们办的更为出色”

  供职于Eoursport的美国记者亚伦今年是第3次参加环湖赛的报道。再次来到青海湖,亚伦的心中既有喜悦,又充满感慨。

  “三年前,这里还没有这些建筑,也没有酒店,基础设施不太完善。今天,环湖地区看起来很现代化,不过我也很怀念当年这里的那些帐篷。”

  作为一名体育记者,亚伦对于自行车运动也颇有研究。他说:“这几年中,赛事有了很大变化,赛段更难,很多爬坡路段,对赛手而言更有挑战。今年环湖赛有了更多的观众、粉丝和支持者。赛事越办越大,也更令人激动。我采访过很多欧洲的赛事,环湖赛比它们办的更为出色。”

  “在过去几年里,环湖赛在世界的知名度也在不断上升,有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国际媒体加大了对环湖赛的宣传报道力度,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22支车队本身也是在全球范围内的很好宣传,现在社交媒体上有很多关于比赛和青海的照片。”在亚伦看来,如今的环湖赛早已成为国外了解青海的一个重要窗口。

  “赛段难度升级,更有看头”

  和亚伦一样,来自马来西亚的贺熙城也是第3次参与环湖赛报道。记者看到他时,他刚刚从车队前的摩托车上下来。完成贵德—青海湖整个赛段拍摄任务的他看上去有些疲惫,脸颊上也已经有了晒伤的痕迹。

  “这几天青海的天气和马来西亚一样热了。”一开场,贺熙城先开起了玩笑。随即,他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就赛事程度来说,这算是亚洲顶级的,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作为一名体育记者,贺熙城报道过亚洲大多数体育赛事,他看来,今年赛段比往年更难一些,前面的爬坡赛段对冲刺赛手消耗较大。“据我了解,今年的比赛增加了山地公路、乡村道路骑行,比赛路段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骑行距离超过2000公里,这对运动员的体能和毅力都是巨大的挑战。”

  “比赛越来越成熟了,我能感受到它的成长”

  第6次参与环湖赛采访报道的罗斯兰德是一个老牌环湖记者。供职于7Cycling骑亚体育的他一开口就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片热土的喜爱之情。“我喜欢青海,喜欢环湖赛,每次来都有惊喜。”

  在罗斯兰德眼中,作为中国规模最大、参赛队伍最多、奖金最高的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环湖赛是一个逐步成长的赛事,每一年都有进步,每一年都有变化。

  “虽然赛事继续保持全球洲际赛事中海拔最高,同级别赛事奖金最高、规模最大、距离最长、天数最多和最具挑战的特质,但这6年来,环湖赛无论是赛事的组织还是赛段设置都越来越成熟,我能感受到它的成长。像今年,赛段衔接更加紧密,赛段设计更加规范,赛道长度、难度要求均超过历届。所以说,这样的赛事,完全有理由吸引高质量的比赛队伍!”(咸文静)

  微评

  致敬环湖!

  7月27日,天公不作美。

  暴雨!暴雨!

  因为天气原因,第十六届环湖赛天水至平凉赛段的比赛被迫中止。这场本届比赛最长赛段的较量,在行进至158公里时遗憾收场;

  致敬!致敬!

  纵然风雨交加,车手们前行的每一分钟都在勇往直前,参与赛事的所有人都在他们背后鼎力支持。

  成功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随意成真。对于运动健儿来说,十一天的比赛背后是之前夜以继日的训练,超过常人想象的艰辛与付出。每一个赛段,都是他们证明自己、挑战自己、战胜自己的最好机会。

  风雨环湖!致敬环湖!每年7月,世界各国的自行车运动健儿齐聚青海,不畏艰辛,不惧困难,只为心中那个梦想,奋勇向前。

  和每一届比赛一样,起风了,继续前行!下雨了,继续前行!摔倒了,继续前行!没有人会在终点前选择放弃。如果说本届比赛之前的赛程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激烈与紧张,第十一赛段的赛场却让我们动容。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在暴雨中坚持前行的最美背影,更是他们身上所迸发出的那种体育精神。正是这些车手在环湖赛的赛场上体现出的顽强拼搏、不断超越的蓬勃生命力,让每一位见证者都惊叹不已。

  鲜花和掌声属于他们,尊敬与钦佩献给他们。

  当然,在环湖赛的赛场上,我们也应该看到另一群人的努力。他们是工作人员,是媒体记者,是医疗队伍。赛场上的每一个变化都在牵动着他们的心。为了让比赛顺利进行,为了让新闻及时准确,为了让车手平安到达,他们的选择是陪伴、是坚持、是奉献。在这个赛场上,他们的角色并不相同,但却展示出同样的拼搏精神。是这种精神,让他们在风雨中做好后勤保障,是这种精神让他们在风雨中蹲点拍摄,是这种精神,让他们在风雨中争分夺秒。

  不管今后的道路是否平坦,至少在前行的道路上,这种体育精神是让我们奋力拼搏、开拓进取、永不言败的最好激励。

  人生就是赛场,只要勇于拼搏,你就是冠军!(咸文静)

  知识窗

  环西班牙自行车赛

  环西班牙自行车赛是排在环法自行车赛、环意大利自行车赛之后的第三大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比起百年环法和将近百年的环意,刚满70周年的环西赛资历无疑略逊一筹,近几年才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三大顶级赛事之一。

  环西赛始于1935年,自1955年起每年举办。最初的环西赛在盛夏开幕,自1990年的第45届开始改为九月举行。比赛历时三周,每天进行一个赛段,共计21个。整个过程中只有两天无赛日,供车手休整,总赛程为3000公里左右。

  环西自行车赛按比赛形式可分为个人计时赛、团体计时赛和大组赛;按比赛道路性质可分为平地赛段和山地赛段,这点和环法环意没有区别。整个赛程环绕西班牙,海拔最高可达1579米。和环意不同,环西赛每年的起点城市是不同的,路线也有所变化,但终点始终设在首都马德里。

  第一届环西赛共有50位车手参加,用惨烈来形容这届比赛毫不夸张,前后有21名选手退出比赛,接近总人数的一半。车手们需要在14个赛段中完成总计3411公里的赛程,平均每个赛段超过240公里,在当时这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更为艰苦的是,车手们骑的都是沉重的铁制自行车,他们要亲自修理频繁发生的损坏。更夸张的是,有时还不得不骑上向观众借来的自行车完成剩余的比赛。在艰难战胜了西班牙本土车手马里亚诺-卡纳尔多后,比利时车手古斯塔夫-德罗尔赢得了这极具纪念意义的“第一次”。

  环西赛场上盛行过这样一种古怪的习俗,车手在出发前都要喝一种用神秘配方——菊苣酒,柑橘苦味酒,红带酒,古拉萨奥柑橘酒,英国杜松子酒和半杯意大利苦艾酒调和而成的鸡尾酒。据说这杯具有魔力的鸡尾酒能保佑车手顺利地完成这项“魔鬼般的任务”。(咸文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