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的“天堂”——可可西里。祝贵福/摄
2017年7月7日,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1项世界遗产。目前,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已有12项,其与澳大利亚、美国并列世界首位。截至2017年7月9日,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2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6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2项,在世界遗产名录国家里排名第二,仅次于意大利。
可可西里是国家自然保护区,被称为是“野生动物的生命天堂”。这里是我国湖泊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不同盐分和形状的湖泊形成了多种色彩的壮丽的湖泊景观。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总面积4.5 万平方公里。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海拔高、气候干旱寒冷,形成了典型的高寒气候特征。在广袤无边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活着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的野生动物,龙胆、地梅等十余种独有、珍稀的植物及其栖息环境,因为自然现象和生态系统轮番更替这里又被专家誉为是“全球生态系统变化的活态实验室”。
2014年11月,青海可可西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启动。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可可西里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有了极大的回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是目前这片高原净土上最唯美的风景……( 王柯岚 祝贵福 刘海英 )
“亲,你一直这样盯着人家的屁股看,真的好吗?”祝贵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