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可可西里: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满足标准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7-07-10 09:53    编辑: 成忱         

  青海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地处世界最大、最高和最年轻的青藏高原东北部,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曲麻莱县境内,大部分处于无人区,面积为3.74万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2.2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目前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也是全球陆地面积排名第八的世界遗产地。

  遗产地位于青海可可西里、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西面与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西北部与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北部接近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区内和周边均为国家级保护地,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严格保护。

  根据《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所定义的世界遗产十项标准,我省可可西里满足第vii和x条标准。

  标准vii:顶级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绝佳的自然美景和美学价值的地区。青海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而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也是最年轻的高原。遗产地拥有非凡的自然美景,其美丽超出人类想象,在所有方面都叹为观止。可可西里充满着极具冲击力的各种对比,得天独厚的高原生态系统宏伟壮观,无遮无挡的草原背景下是活跃的野生动植物,微小的垫状植物与高耸的皑皑雪山形成鲜明对比。在夏天,这些微小的垫状植物形成了植被的海洋,花朵盛放时滚动着五颜六色的波浪。在高耸的皑皑雪山脚下的热泉旁,尘土和硫磺的气味与来自冰川的刺骨寒风相互交汇。冰川融水创造出数不清的网状河,又交织进庞大的湿地系统中,形成成千上万各色各样的湖泊。这些湖泊盆地构成平坦开阔的地形,形成了青藏高原上保存最好的夷平面和最密集的湖泊集群。这些湖泊全面展现了各个阶段的演化进程,也构成了长江源头重要的蓄水源和壮丽的自然景观。湖泊盆地也为藏羚羊提供了主要的产犊地。在每一年的初夏,成千上万的母藏羚羊从位于西面的羌塘、北面的阿尔金山和东面的三江源的越冬地迁徙几百公里来到可可西里的湖泊盆地产犊。遗产地保存着完整的藏羚羊在三江源和可可西里间的迁徙路线,支撑着藏羚羊不受干扰的迁徙,而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濒危大型哺乳动物之一。

  标准x:是生物多样性原址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和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遗产地植物区系的高度的特有性,与高海拔和寒冷气候的特点结合,共同催生了同样高度特有的动物区系。高山草地占提名地内所有植被的45%,优势种为紫花针茅。其他植被类型包括高山草甸和高山稀疏植被。遗产地内发现的三分之一以上的高等植物是青藏高原特有,靠这些植物生存的所有的食草哺乳动物也是青藏高原特有。可可西里有74种脊椎动物,包括19种哺乳动物,48种鸟类,6种鱼类和1种爬行类。遗产地是藏羚羊、藏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狼和棕熊的故乡,而这些动物在遗产地时常可以观察到。大量的野生有蹄类动物依赖遗产地生存,包括全球范围内全部藏羚羊的约40%,以及全部野牦牛的约32-50%。可可西里保存了藏羚羊完整生命周期的栖息地和各个自然过程,包括母藏羚羊长途迁徙后聚集产仔的景象。可可西里的产羔地每年支撑着多达30000只动物的繁殖,占据了已确认的各种羚羊的产仔聚集区的几乎80%的面积。在冬天,约有40000只藏羚羊留在遗产地,占全球种群数量的20-40%。同时,遗产地是受到全球变化影响最为严重,但仍缺乏长期监测数据、科研积累和应对措施的区域,值得深入研究。(邢曼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