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青海:祁连山下好牧场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5-18 10:25    编辑:马秀         

  生态故事

  村医尕藏才让的环保之路

  同德县尕巴松多镇斗后言村,距离县城8公里。全村有230户880多农牧民,是一个半农半牧的藏族村,也是全县有名的环境保护村,村里村外几乎看不到一处垃圾。

  村委会主任德关介绍说,多年以来斗后言村每个月都定期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使用塑料袋等白色垃圾,村里的小卖部也不销售垃圾食品,全村男女老少已形成了讲卫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而这一切,都源于村医尕藏才让和他的“宗日生态文化保护协会”。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今年30岁的尕藏才让对家乡的山山水水有着无限的眷恋。也许是目睹了太多身边的乡亲们为了看病而往返奔波于医院的情形,他从小就立志要学医,要为家乡父老尽一份绵薄之力。

  2010年,尕藏才让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青海大学藏医学专业。

  上学时,尕藏才让经常跟着老师去藏区采集藏药,常常会看到那些即将干涸的河流。一条河流的消失,也许就意味着一片植物的消失,有些藏药植物已经越来越不容易采集了。尤其是看到河谷边、山脚下散布的大量旅游垃圾时,更让尕藏才让产生了做一名环保志愿者的想法。

  于是,他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入到了学校的环保志愿者队伍。大学毕业后,尕藏才让回到了斗后言村做了一名村医。

  尕藏才让的藏西医门诊部面积很小,小小的院子里有治疗室、藏医药房、医生值班室等,一排整齐的药柜上写着各种藏药名,院子里的所有医用设施,全部是尕藏才让用自己的积蓄修建、购置的。

  诊所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的“宗日生态文化保护协会”几个大字和一张张照片。是他这几年和环保志愿者开展的一些活动。从2010年开始,果洛、玉树、青海湖、赛宗山、阿尼玛卿……一直记录着他和志愿者们去过的每一个地方。

  尕藏才让介绍,起初,他把照片贴在墙上只是想在给群众看病的同时也给大家宣传相关的环保知识,让大家知道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渐渐地,就有人主动加入到了他的志愿者队伍中。

  “我的家乡被誉为‘宗日文化之乡’,用文化的传播来唤醒人们对生态的关注和保护是这个协会成立的初衷。”

  几年来,尕藏才让的环保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保护协会的成员也由本村的人扩大到了附近的好几个村庄。

  每年夏天,尕藏才让带领大家开展多次环保志愿者活动。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雪山脚下、河流边、学校……每到一处,他们都会捡拾垃圾、给当地人宣传生态保护理念,以引起大家对水源保护的重视。返回时,又将满车的垃圾带回县城垃圾处理厂。每到一处,他还会搜集当地民间保护环境的有关资料,编辑成宣传册或制作成宣传片。他把自己多年来的环保体会和认识编写成诗歌和论文,并且出版了关于家乡生态保护的电影剧本《绿点》。

  “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这几年我们精心保护的几处即将枯竭的泉眼,有7处已经开始重新出水了,这是我最开心的事。”

  用自己微薄的收入来维持一次次的志愿者活动,从带动乡邻,到再带动全县范围内的志愿者投身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尕桑才让在一步一步实现着他的愿望—— “希望家乡的天更蓝,水更清,鸟儿更自由地飞翔”。(刘伟)

  生态论坛

  绿色生态是青海最响亮的品牌

  绿色生态是青海最响亮的品牌、最宝贵的财富、最大的后发优势。“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围绕绿色发展的既定目标,加快把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着力在绿色发展中创优势、增动力、加速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在祁连草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在省委、省政府全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实践中,祁连县着力构建多方联动工作新机制,坚持股份制经营方向,加快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创新创立牧合事务所,涌现了达玉等一批典型引路的股份合作社,为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积累经验、培育样板,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绿色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在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关键在于打破思维定式,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只有严守生态底线,保护好绿水青山,才能发挥草地生态畜牧业优势,实现绿色发展。不遗余力地保护生态,提升绿色农畜产品附加值,有效提升和带动群众持续增收,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绿色附加值带来的好处。

  祁连县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因地制宜,找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推进精准脱贫、保障改善民生的结合点,实现保护生态、改善民生、区域发展的“多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加快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保护好草原生态的同时实现牧民脱贫致富。

  绿色发展,首先把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做强。祁连的现代畜牧业、旅游业与生态资源和环境质量关联度、依存度高,也符合人们追求绿色、健康、安全生活的消费理念。要继续顺应趋势、紧跟热点,加快推进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借助电商平台和现代物流,以绿色安全的农产品抢占市场、打响品牌,打造绿色产品输出地;发挥祁连山的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特别是把健康休闲养生作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让更多的游客愿意来、留得下、玩得好。

  其次,把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做大。祁连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丰富,发展食品加工的条件得天独厚,这些产业也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具有其他地区难以复制的比较优势。要借助资源优势,加快打造一批龙头示范企业和标准化种植基地,推动产业链向精深加工延伸,推动产品向高附加值延伸,打响祁连山品牌,尽快形成特色规模优势。

  近年来,祁连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梳理确定了牛羊肉加工、旅游养生等特色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产业规模不断做大,发展效益加快显现。“十三五”时期,我们要坚持不移地把绿色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加快构建具有特色规模优势的绿色产业体系,添加更多“绿色动力”、释放更多“生态红利”。(杰拉)

首页  上一页  [1]  [2]